祈使式的强势形象是受了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渲染
《中国社会科学报》:玛格丽特·米德是美国现代人类学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她曾表示,愈是严厉的人,愈经常使用祈使式。对于米德的观点,您是如何理解的?
阿罕瓦尔德:对我来说,米德是文化界的英雄。然而,她的某些观点并非完美无瑕,她对于一些语种的解读与理解也可能有失偏颇,这在一定层面上折射出她将英语放置于其他语言、文化之上的偏见。
总的来说,祈使式的名声一直比较糟糕。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过多使用祈使式会让说话者给他人留下太过强势的印象,说话者也不会受人欢迎。米德的观点与这一传统观念不谋而合,她在对比大洋洲新几内亚群岛及附近岛屿的两个土著部落时提到,“蒙杜古马人经常使用祈使式……这与阿拉佩什人留给我的印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阿拉佩什,人们鲜用祈使式”。米德得出的结论是,阿拉佩什(Arapesh)文化柔和、温雅,而蒙杜古马(Mundugumor)文化则粗暴、严酷。
在米德眼中,过多地使用祈使式会营造出强烈的僵硬、不友好的感觉。然而,我认为米德对这两个部落语言的阐释有些片面,这无非是米德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于祈使式的理解投射到了这两个部落语言中,误读了祈使式在部落语言中所蕴涵的意思。事实上,在不少非英语的语言中,祈使式绝非发号施令那么简单,而是有弦外之音,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我对米德的观点持保留态度。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前述提到米德的观点有失偏颇,一定程度上误读了两种部落语言。那么您能否以实例解释在非英语国家中,祈使式、命令式的含义?
阿罕瓦尔德:语言规则与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解释了为什么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祈使式使用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索马里语专家约翰·赛义德(John Saeed)曾表示,“在索马里社会中,人们不会像英语国家的人们一样将祈使式与强势、无礼联系起来。因此在索马里,人们应用祈使式的频率很高”。
所以,我认为当学者对祈使式、命令式及其应用展开全面研究时,一定要重视特定社会环境下言语民俗学的复杂性,不可忽略社会中固有的传统与习俗,需要潜入实地,进行长期的观察、体验。这从侧面再次说明了浸入式田野调查对于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3日第351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