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送大香
我第二次去小屯的时候,是正月十四,正赶上阳宗镇送大香的日子。
这一天,关索戏表演队伍要和其他村子的表演队共同为过年的乡亲表演节目,同时他们还承担着把大香送上龙泉寺的重任。大香是一根高达7.1米,顶口直径为1.3米,底部直径为0.6米,中间香为新砍柏木制成,四周竹篾编织,外层裱以三国内容为主的彩画,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等。据介绍,这个仪式主要是祈愿吉祥安康之意。
早上10点多,数千人的祭祀队伍在新街村委会老街上聚集,来观看的人更是达四五千人。两柱大香放在架子车上,用绳索牵引,大香前边十六名男女各执五色旗,再前面由四名男子鸣锣开道,最前面是老者抬火盆焚香柏、抛洒净水。关索戏队伍紧随大香后。秧佬鼓迂回跳跃边舞边行,灵动飘逸,节奏感极强。再后是秧歌、耍龙、耍狮、花灯、龙灯等近10支文艺队载歌载舞。整个送香队伍长近两公里,穿街过巷,不一会出了村子,越过田野,沿着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前往位于山顶的龙泉寺。
到了龙泉寺,其他队伍就在寺庙前的场子里按照各乡、各村依次排好队,等关索戏的队伍护送大香进入寺中再表演节目。大殿内,关索戏的演员们在玉帝面前横排开来念颂词。此时,大香安放在寺门口,用梯子搭着,把700-800公斤香面(锯木、柏枝叶、细沙)填装大香内。
正月十五早上,由村中长者主持点香仪式,大香点燃后,一两个月不会熄灭。正月十六是正元上会,中午以后,人们就可以将点燃的小香插在大香上祈愿。
正月十六演出结束后,所有演员要回到灵峰寺,先到“药王”神位前脱戏装,然后两人一组,先朝寺门外作揖、叩头,表示谢天地,再转向神位跪下磕头,对着药王的神位说些感谢的话,然后将戏装仔细叠好,交给寺中的管理者放入木箱之中,等来年再用。等到半夜的时候,关索戏演员们把药王的神位请回到村西头一个叫“南潭”的地方,村里人都认为那里是村子的发源地。
血缘与谱系
阳宗有句顺口溜:“小屯村,玩关索,传留子孙”,说的就是关索戏演员角色是世袭的,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孙子,没有子嗣只能从侄子或亲属中替代。今年33岁的周如文,他的爷爷、父亲演的是张飞,到他还是专演张飞。
81岁的关索戏省级传承人李本灿回忆:小时候曾听爷爷说,关索戏在诸葛亮平南时期就有。还有观点认为,关索戏是三国时候的“样板戏”。它对戏剧研究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2009年9月,玉溪市澄江县文化馆提出,将关索戏作为云南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推荐小屯村关索戏申报。期间,在文化部评审专家建议下,调查小组对关索戏的“传承谱系及传承人”进行了补充调查,理清了关索戏两条最重要的传承谱系:龚兆龙→龚成中→龚元明→龚其富→龚丕基→龚占鳌→龚向庚→龚自文;李成龙→李连才→李增寿→李本灿→李本信、李本能→李本源。
2011年6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关索戏榜上有名。
2009年12月,昆明市成立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管辖范围为呈贡县七甸乡、宜良县汤池镇、澄江县阳宗镇3个乡(镇)。这意味着,申请更改关索戏保护单位是迟早的事。作为关索戏的申报地区玉溪市澄江县将少了一个国家级项目;而关索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荣誉,则属于了昆明市。
面对这一结局,作为原来申报地区澄江县和保护单位澄江县文化馆显得很坦然。“关索戏是我省优秀的传统戏剧,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要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遗产能发扬,不要断送在我们手中就好了,具体谁来保护我觉得无所谓,保护好了就行;但以后我们还是会关注的。”澄江县文化馆李金芳馆长说。
而接手关索戏保护的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作为保护措施的基层践行单位阳宗镇,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去年春节期间,由当地政府引导,民间自发组织了龙泉寺上元盛会。目前,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对关索戏的保护已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考虑:对现有的老艺人进行重点保护,积极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进一步对关索戏进行重点调查,整理出版相关研究著作等。
(作者单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2012-07-06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