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文化传承 功在千秋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记忆系列展”专题报道
  作者:屈菡 李颖 卢芳玉 白鸿叶 冀亚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4 | 点击数:8566
 

 

清代“样式雷”图档 (资料图)

  清代“样式雷”图档

  白鸿叶

  清代样式雷图档是指雷氏家族制作的建筑图样、烫样、工程做法及相关文献。雷氏家族自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200余年间,从雷金玉到雷献彩,共有7代9人先后任清廷样式房掌案,雷家几十人供职样式房,负责皇家建筑设计、内檐装修及家具器物的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等多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是世界闻名的建筑世家,当时被誉称“样式雷”。样式雷图档存世有两万余件,主要集中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1.5万余件,是收藏数量最大、品种最全、内容最系统的机构,也是最早向社会揭示样式雷图档、提供各界研究和利用的单位。

  清代样式雷图档于2003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07年8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秘书处向申请单位中国国家图书馆发出入选通知函和证书,样式雷图档正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现存样式雷图档,时间涵盖上起18世纪中叶的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下至20世纪初的民国,地域覆盖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西等清代皇家建筑所在地。在内容上,文献种类繁多,按设计程序分,有勘测选址图、建筑设计草图、进呈图样、施工进程图;按投影方式分,有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大样图、透视图;还有烫样、工程做法、随工日记、旨意档及堂司谕档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公私信函。样式雷图档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涵盖了城市、宫殿、园林、坛庙、陵寝、府邸、工厂、学堂等清代皇家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等多方面的详情细节,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丰富翔实、最直观形象,而且大多能与遗存的建筑实物对应的珍贵的史料,对于中国古代建筑史,传统建筑图学,传统建筑设计思想、理论和方法,建筑施工技术和工官制度,以及相关文物建筑保护和复原等多方面的研究,均具有其他文献无法替代的价值。同时,由于样式雷图档内容庞杂,信息含量极大,其内还隐含了大量中国清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理念、建筑美学、建筑哲学等思想,因此,图档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了很高的建筑学成就,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手绝好史料,而且也为研究中国清代历史提供了珍贵文献。

宋拓《神策军碑》

  宋拓《神策军碑》

  冀亚平

  宋拓孤本《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崔铉撰文,柳公权正书,刻立于唐会昌三年(843年),是国家图书馆的镇库之宝。

  神策军是唐晚期的主要禁军,自德宗之后,由宦官掌管,专权局面逐渐形成,皇帝的废立生杀甚至也操纵在宦官手中。会昌三年,武宗李炎即位不久,面临修复与宦官关系的新问题,为向宦官示好,才有巡行左神策军之举,宦官仇士良也从而请求建立颂圣德碑以回应,这就是《神策军碑》立碑的由来。碑文记录了武宗即位后祭祀天地、祖先和宗庙之举,还记录了回鹘汗国灭亡及安抚降于唐朝的回鹘首领嗢没斯等史实,是研究唐代军事制度的皇家档案,也是研究唐代边疆关系的重要史料。

  《神策军碑》书人是著名书家柳公权,柳体楷书本就体势劲健、笔画遒劲,此碑为诚悬(柳公权字——编者注)晚年所书,人书俱老,法度谨严,最能体现柳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

  《神策军碑》立于皇宫禁地,难以棰拓,传世拓本极少。国家图书馆藏本为宋拓宋装,仅存上册,计27开,高34.3厘米,宽23厘米,签题“柳公权神策军纪圣德碑”,字略残,是南宋权臣贾似道旧藏本。贾氏家产查抄入官,此拓成为南宋皇室藏品,现拓本为宋代内库装裱,大约重装于此时。元灭宋,归翰林国史院,明代洪武六年收入明内库,不久朱元璋将其赐予儿子晋王朱棡,明末从晋府流出,归孙承泽,又经梁清标、安岐、张蓉舫、陈介琪等递藏,民国时经陈仁涛入著名藏家陈清华手中。1949年,此本被陈清华夫妇携至香港,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神策军碑》等7种碑帖和其他古籍一起被购回,入藏国家图书馆,终于由皇宫内的宝物和藏家手中玩物回归为百姓可以欣赏学习的名帖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年6月22日08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周和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下一条: ·[蒋多]“非遗”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相关链接
·[任砚泽]《断魂枪》反映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徐仕佳]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市场、消费与身体性规训
·[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第三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黄山开幕
·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调查]环保与非遗:700年中国“皇家琉璃之乡”琉璃厂全部关闭
·倪弋:民俗怎样与法律兼容·非遗节系列报道丨中国艺: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与作品展
·让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庞涛]阿拉善地毯传统技艺的调查与研究
·实施抢救性记录应遵循的原则·独守匠心的加拿大独木舟工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