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
——中国的龙舟竞渡
  作者:宋佩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1 | 点击数:5306
 


清代《雍正十二月景行乐图》中的“五月竞舟”图


  如果说有哪一项体育活动两千多年来一直兴盛不衰,而且内容和形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又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那就要算是中国的龙舟竞渡了。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龙舟赛会或竞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历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一说是源于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的故事。如《越地传》一书,就说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勾践在吴越交战时曾兵败被俘,在吴国囚禁三年,骗得吴王信任,被放回越国,于是卧薪尝胆,立志报仇。他于五月初五创立水师,日夜操练,数年后终于打败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坚忍不拔的精神,于五月端午仿效他演练水师的情况,划船竞渡。二说是纪念曹娥,也就是根据《曹娥碑》所写的上虞曹旴“汉安二年(143)五月,迎伍君(伍子胥神灵),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其女自投江死,经五日抱父尸出的故事。后世为纪念曹娥,也在五月初五划船竞渡。三说最为普遍,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南朝梁人所著的《续齐谐记》中说:“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而同一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说“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州将及土人,悉临水以观之”。这就是端午粽子和竞渡的来历。

  以上这几种不同的说法来源于不同的地点。我以为纪念勾践之说应来源于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而纪念屈原说则来自长江中游的荆楚一代。但不管怎么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划龙舟竞渡的体育活动已经在长江流域地区开展起来。

  隋唐时期龙舟竞渡的活动开展的十分广泛,除水网致密的长江流域之外,就是关中地区有河湖的地方,每年也都有竞渡活动,连皇帝也乐此不疲。唐穆宗就曾“大合乐于鱼藻宫,观竞渡”。唐敬宗为此竟下诏命盐铁转运使王播造大型竞渡船二十只供进,“时计其功当半年转运之费”,可见皇家举办的龙舟竞渡活动开销之大。民间竞渡活动也从来受到官方鼓励,且不惜费用。淮南节度使杜亚为了使船轻快易驶,命将船底涂漆,又将绮罗衣服也涂以油,让驾船的舟子穿上,即使入水也能不湿。五代南唐时允许郡县村社举办竞渡,每岁端午官给彩缎,优胜者还会加以银碗,叫做“打标”。

  唐宋时竞渡虽然也有在春秋季举行的,但仍多集中于农历五月端午。事先择一开阔水面作为赛场,起点以红旗为标志,终点树立一根长竿,上段缠挂锦缎,色彩鲜艳夺目,称作锦标或者彩标,以先到达夺取彩标者为优胜。唐人刘禹锡竞渡曲,记叙了沅江上一次龙舟渡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之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尤其是在结尾,几个少女在大赛后的水中嬉戏,与岸边的彩旗相映生辉,为那种激烈竞争的场面更平添了无限的生趣。

  当时的竞渡船一般是以独木制造,也是为了坚固而减少行进时的阻力,“备为轻使,前建龙头,后竖龙尾,船之两旁刻为龙鳞而彩绘之,谓之龙舟。”参赛龙舟在赛前先在起点待命,一旦指挥官发令,擂鼓三下,起点红旗迅速向两边移开,竞渡开始,龙舟犹如蛟龙出水,“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此时,舟舸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似利箭一般乘风破浪,是如何一幅令人激动的场面。凡先到终点夺得锦标者,会受到观者的拥戴,甚至要为头船上的运动健儿披红挂花。

  竞渡活动使用的舟舸大多做成龙的形象,大概缘于龙是中国人崇拜的图腾,而且传说龙最能翻江倒海,无往不胜。其实,将船头刻成龙形,对船的行进是有一定阻力的,现代赛艇和皮划艇比龙舟当然是要轻快得多。所以说,龙舟竞渡在今天更重要的意义是保存民族的一项优秀文化传统,而不单纯是一种体育竞技项目了。

  中国的龙舟竞渡也传入了韩国、日本和东南亚许多地区,例如韩国的“端午祭”,龙舟竞渡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运动。明清时期的龙舟竞渡从未停歇,从明代诗人“前七子”之一边贡的《午日观竞渡》诗中,我们仍然能看到明代时那种“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的热闹场面。

  龙舟竞渡也是一项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的无畏精神,至今仍然受到群众的喜爱。1984年,国家体委正式将龙舟竞渡列为体育比赛项目,而近年来的竞渡比赛规则也更臻于完善,规模也越来越大,并向国际性赛事发展。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21日 12 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白晓霞]甘青地区藏族的端午节传说研究
下一条: ·萧放:明清时期的端午节俗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张栋]屈原故里端午节庆仪式当代转化研究
·[虞佳芯]瑞安龙舟竞渡的变迁研究·[薛锦霞]“走亲”与“斗龙”:端午龙舟的村际交流
·[李银菊]花宜插鬓红——端午簪榴节俗考·[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
·[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