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王韶华]民俗文化,一卷生活智慧书
  作者:王韶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13 | 点击数:6409
 
 
  节庆民俗:乐在其中
 
  在平淡、细琐、矛盾交错的日子里,创设快乐、祥和的节日,凸显了文化巨大的生命力量和生活意义。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诗经》记载,古代过年喝“春酒”,祝“改岁”,晋朝时开始放爆竹。“年”的最初含义指谷的生长周期,人们过年,就是希望拥有和享用幸福的生活。今天,举国上下的春节活动,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注入了新的意义,昭示着“除旧布新”的精神面貌和时代风尚。
 
  清明节不仅是农事的节令,也是富于诗意的传统节日。人们扫墓,缅怀先人,认祖归宗,在祭祖行孝道的感怀中,弥漫人性的温度。这一天,人们也在郊外踏青而悟道,人心清明。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饱含着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从而体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观。人们也重视中秋节,“月到中秋分外明”,把月圆当做团圆的象征,把农历八月十五当做团圆的日子。千家万户头顶清辉,围坐一起,祭月,赏月,吃月饼,话旧叙新,沉浸在无限的天伦之乐之中。远在异乡的游子,“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明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纯朴智慧的中国人民如此诗意演绎生活中的“团圆节”,探讨宇宙,认知自我,寄情于“千里共婵娟”的遐思,走进“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
 
  从岁初到年末,节庆活动层出不穷,其中洋溢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人们道德、艺术和宗教观念等方面的心理状态,凝集了人们的情感和意志,蕴藉着中华传统的美德,有着历久弥新的文化生命的力量。
 
  生活民俗:崇尚美好
 
  民俗文化在生活中创造、通行和传习,其根本在于民间生活。一个民族,往往拥有崇尚美好的共同行为。
 
  这种心理与行为,在与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衣食住中皆有体现。
 
  先说衣。仡佬族把大自然的馈赠穿到了身上,他们的手工编织很有特点,很早就能用茅草编织“茅草被”,用麻织成“娘子布”,用桑树皮织“圈布”,用羊毛编织厚重斑斓的筒裙,用丝、麻、棉染织成“五色绸布”.壮族妇女用棉纱为经,五色丝线为纬,织成美丽的壮锦。苗族服饰也令人叫绝,款式多,花样奇,流行“裙多为美”的风俗,有的在婚礼或节日竟穿上三四十层裙子。
 
  民以食为天。怒族喜欢吃石片烤饼,将调成稀糊的麦面或者荞面倒在烤热的石板上烤制,香甜酥脆。仫佬族有一种民族风味食品,用紫萱草、红草、黄花、枫树叶等汁液,把糯米染成紫、红、黄、黑,加上原米的白色,制成色味俱全的五色糯米饭。
 
  在住方面,侗族别具一格。侗乡素有“杉海”之称,侗族有个习俗,每当儿女出生,就要种植杉木,18年后长成材,建造新房,作为婚嫁之用。侗族村寨依山傍水,杉木建成的木楼有二三层的,有四五层或几幢连在一起的,还有依据河边陡坡建造的独特的吊脚楼。最具盛名的“鼓楼”是侗族的标志,逢年过节人们聚集在楼前唱歌跳舞,所谓“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年丰”.鼓楼高达13层,飞阁重檐,气势峭拔,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精髓,又突破了塔楼建筑的常规,堪称中外建筑中的杰作。
 
  钱穆在谈论中国文化发展问题时指出,中国文化乃由中国民族独创,故其文化演进,四五千年来常见为一脉相承,传统不辍。他引用《易经》“可大可久”的观点说明,中国文化开始就摆在一个大局面上,经历绵延了很长时期。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为此体之一种根荄,渐渐生长而圆成”.可以肯定地说,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它关乎普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实,它有广大的生活应用意义和影响人生的审美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06月13日12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朱侃如]英雄历险的当代意义与启示
下一条: ·[徐鹏远]对天桥的美好想象从何而来
   相关链接
·[王蔚 熊文慧]城南龙灯的民俗文化蕴意及传承保护·[米海萍]“河出昆仑”青海说的民俗文化诠释
·[麋鉨萌]中式恐怖游戏的民俗应用与玩家体验·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