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联合国:文化多样性有着促进发展与权利的巨大潜力
  作者:UN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21 | 点击数:6887
 


  2012年5月21日  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呼吁各国政府及公民社会行动者承认文化多样性促进增长、对话、社会参与以及赋予妇女权能的巨大潜力,并将其纳入到公共政策之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发表的一份致辞中说,正如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承载人们的身份认同以及对未来的梦想;不同文化的相互滋养,可共同促进人类财富和生产力,而这种多样性恰好是新思想与社会革新的源泉。
  
  博科娃指出,在当今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多元化社会里,文化多样性每时每刻都在显现,这既能使不同文化更为多姿多彩,也可滋生误解并成为分裂的借口。因此,人们应该让青年一代通过增强跨文化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并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
  
  博科娃指出,经验证明,高效发展模式都善于利用本土文化特点激发有关人群的参与。联合国正在拟定2015年之后的国际发展新议程,而文化理当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大支柱。
  
  联合国妇女署例举了在巴布亚新几内、墨西哥、格鲁吉亚、阿拉伯国家以及加勒比地区的诸多实例指出,在妇女署的的协助下,在上述国家和地区一些社区,促进妇女权利的工作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例如,在墨西哥,通过帮助土著社区的妇女学习并运用源远流长的环境意识、手工艺品制作、天然草药的使用等传统知识,最终取得了增强其经济和政治地位的良好效果。
  
  妇女署指出,文化和艺术可成为促进妇女权利的强有力手段,不同形式的文化和表演艺术,可在制止暴力侵害妇女,促进妇女的经济权利,增强妇女的领导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章来源: 联合国网站新闻中心 2012年5月2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人类需要共同的框架:保护生物和文化多样性
下一条: ·[覃延佳]谁是“蛮”人?——地方仪式传统中的上林族群类分与文化形象转变
   相关链接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候选遗产将于12月审议·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UNESCO故事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力后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视频 ‖ 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
·[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即#活态遗产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在线专题研讨会召开·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