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赵世瑜]传承与记忆:民俗学的学科本位
——关于“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问题的对话
  作者:赵世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3 | 点击数:15895
 

  三、民俗传承的变与不变

  我们说民俗学是传承之学,并不是说传承就是不变,其实没有不变的传承。但其中还是有不变的因素,有可能是精神不变,内核不变,形式变了;也有可能是形式不变,但所表达的意义变了。因为记忆的特点就是有选择性的记忆,有些东西被记忆,有些东西则被忘却。探讨传承的机制,同时也是探讨变。

  比如说拜年,我们过去有许多拜年的礼俗,现在都废弃了。但是两个熟人在见面的时候,还有可能说声“新年好”!但拱手作揖、邻居串门拜年的习俗至少在城市里比较少见了。但是现在有新的拜年方式。过去相距遥远的时候是很难拜年的,过节的时候也很难相聚,所以才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可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甚至视频的方式来拜年。过去陌生人之间很少相互拜年,但现在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可以向全国人民拜年,可以在春节团拜会上向海外华人拜年。这不仅是形式变了,拜年的范围也扩大了,亲人之情、邻里之谊被扩大到整个社区和族群。但是,拜年这个民俗事象还存在,只要还有年节,拜年的习俗就会存在。西方人过圣诞节,也会发个贺卡说Merry Christmas,有的还自己制作卡片把一年来自己的生活大事写下来或画下来,告诉亲友,这也是拜年。这种人类的文化根性就是一种传承的机制。

  刘铁梁教授讲到民俗学的身体感受或者身体性,对骑马民族的理解,只有感受到马背上的生活,才能理解骑马民族的民俗特点。他说按过去的规矩,人类学者要到那里去骑一年、半年的马。落到我们的话题上,大家知道,澳大利亚或新西兰,他们是以养牛或养羊来著称的。他们虽然也经历了现代化社会,城市化水平也比较高,但他们还是有很多畜牧业。过去养牛或养羊,像美国西部牛仔一样是骑马的,他们有骑马的感受;但现在不骑马了,很多人驾驶着摩托车,开着越野车来放牧。小时候我们唱他们的一首歌,很有民俗的味道,叫《羊毛剪子咔嚓响》,现在剪羊毛可以用机器了,不都是人工用剪子了。但放牧还在,剪羊毛还在,这个是不变的东西。所以骑马有骑马的感受,开越野有开越野的感受,与骑马有关的生活改变了,但不一定完全改变,因为骑摩托、开越野还是离不开草原,离不开放牧,对后者的感受对于我们民俗学的意义是与感受骑马一样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说骑马的没有了,民俗就没有了。民俗还存在于开越野放羊的人身上,畜牧方式的改变不等于畜牧不存在了。这就是改变中的传承,这就是我们说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华南宗族的情况颇能说明传承与变化的一些复杂情况。关于华南的宗族,人类学者是率先关注的,国内学者林耀华的《金翼》和《义序的宗族研究》、许烺光的《祖荫下》都可以说是代表作。但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弗里德曼。(11) 不过现在国内研究宗族最有影响的却不是人类学者,而是历史学者。我们在广东、福建看到祠堂林立,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活态的存在,不像江西、徽州也有很多祠堂,湖南也有很多族谱,但祠堂里已经没有活动了,所以感觉是从过去、比如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据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学者告诉我,这其实是一种错觉。那里的宗族发展也是经历过一个断裂的,并非是连续不断的传承。毛泽东从当年井冈山时期就说族权是束缚中国人的四大绳索之一,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大家已经不知道宗族的事情应该怎么搞了,族谱怎么修、祠堂如何建,祖先的神主牌怎么放,祭祖的仪式怎么做,统统不知道了。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传承的机制是多么奇妙和如何起作用的了。大家知道,从晚明开始,特别是到了清代中叶以后,广东、福建沿海有许多人都迁居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他们到那里去了以后,就把家乡的传统带到那边去了。包括在我国的台湾,清代中叶以后闽南人、客家人、潮汕人去了那边,把家乡的信仰传统和宗族传统都带过去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家回来寻根问祖,同时投资搞建设,看到家乡的祠堂、寺庙破败不堪,就出钱重修。因为在台湾、东南亚这个传统没有断,所以人家知道怎么做,于是告诉你要把原来的碑刻、族谱找回来,要怎么摆神主牌,怎么做仪式,这个传统就重建起来了,传承就被接续起来了。什么叫“礼失求诸野”啊?就是传统如何接续的机制。可能从“野”求来的“礼”已经变了,已经不是庙堂上原来那个“礼”了,但八九不离十,即使相差较远别人也不知道了。其实几乎所有的传统都有断裂,也都是这样接续起来的。所谓“传承”就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这个传统接续的机制又不仅限于宗族组织的重建。因为宗族组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联宗等方式,形成了日益壮大的族产。宗族中的各个房支的族产成为宗族族产中的各个股份,宗族就是这个控股公司。在华南,这些宗族的房支在不同的地方经营着宗族的族产,可能在香港,可能在东南亚,也可能在北美,各个房支对宗族做出贡献,也就在宗族组织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经营宗族也是经营生意的方式,不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而是在明清时期就是如此。有人将此理解为一种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事实上这是传统的接续。如果这是现代性,那么在传统中就有“现代性”了。正是由于这样的机制,所以“传承”是有内在动力的。

  所以,民俗学既是传承之学,也是变动之学。“变”是“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过去把传承理解得过于狭隘,好像现在古建筑修缮讲究的“修旧如旧”一样,就是把过去的东西完全承继下来,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生活中除了古董以外就没有这样的东西,只要它有生命力就必然是变的。刘铁梁教授最近很强调“身体性”(实际上我认为古人讲“体悟”这个词更好些,把切身的体验与其后的感悟都包括进去了),他也承认代际的社会在变化,每个人在用文化来参与生活的过程中,就必然就会有自己的独特的东西进去,于是这就变成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传承。

  总之,“生活是一条河”,它本身是一个流动不居的过程。任何一个事物,可能很短暂,白驹过隙,但也是一个过程。一个人有他自己的生命历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变与不变构成了这个过程的主旋律。民俗学所研究的就是这个生活传承过程及其机制和意义。

  四、民俗学研究实践中的学科本位

  现在回到民俗学的研究实践。

  张士闪教授为我们这个“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的讨论主题拟出了四个可以发挥的话题,一是当前国家制度中民俗学的危机与机遇,二是当代民俗学的学术视野与自我定位,三是反思目前国内的区域民俗志或民族志的热潮,四是学术理念与分析工具:民俗学研究如何操作。第一个问题中的“国家制度”我猜包括学科目录上的民俗学和“非遗”保护中的民俗学,我在这里没有正面讨论;我前面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个问题,都相对比较宏观;后两个问题是比较技术性的,第三个问题我虽然有所涉及,但主要还是刘铁梁教授近年所做的工作,由他讨论比较合适;下面我只稍微论及第四个问题的后半句话,涉及民俗学研究的具体实践。但是民俗学涉及的研究课题很多,我没有能力做到全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岳永逸]“民俗学,那是干啥的”──忧郁的民俗学札记之二
下一条: ·[任东权]人类学和民俗学的关系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