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老人也认同这位年轻人的说法,他说:“年轻人不愿意住地坑院的最主要一个原因是,在当地人们的观念中,穷人才住地坑院,实际情况也是富裕的人家都建起了砖瓦房。而小伙子娶媳妇,姑娘们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如果家里住的是地坑院,年轻人娶媳妇就会非常困难。”
除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起作用,近年来 “退宅还田”的土地政策和新农村建设,也从另一方面造成了许多地坑院被废弃、填埋。之前,有相关媒体算过这样一笔账:每个地坑院因为窑顶怕渗水,一般都不能种植庄稼,一个地坑院占地1亩至1.5亩,甚至达2亩。1万多个地坑院至少占地1万余亩,而建砖瓦房,一户三分地就足够了,可节约土地资源70%以上。对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陕县来说,填埋地坑院能节省出不少耕地。
种种原因,使现在河南陕县的地坑院遭遇无人住、无人愿建的尴尬,地坑院营造技艺也面临失传。
技艺传承人呼吁政府关注
2007年,地坑院民俗被河南省政府列入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2007年3月,经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专家考察组实地考察、评审,河南陕县被认定为“中国天井窑院文化之乡”。去年5月23日,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据记者了解,陕县县委、县政府对该项目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2011年请西安麟德旅游规划设计院对张汴乡8个村1000余座地坑院做详细的保护规划,提出开发性保护、原真性保护、社区性保护三种模式。
开发性保护就是将地坑院村落开发成旅游景点。如西张村镇庙上村的地坑院旅游景点已初具规模,并获得良好效益;原真性保护则是保留现存的地坑院外形状态和稳定原住民的生活状态,并有意保留一些相关的民俗文化元素在内;社区性保护主要指的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众多形态各异的地坑院农家乐饭店,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等项目,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坑院游览社区。在陕县县委、县政府的规划中,通过这3种保护模式的实施,营造技艺就会得以传承,为项目的保护创造了载体条件。
但陕县文化馆馆长尚根荣告诉记者,陕县对这种技艺的保护目前主要还是从文字资料和视频、照片等方面进行保护保存,通过出版书籍和多部专题片介绍,使主要技艺、基本状况得到保护。但是他内心也很明白,图片和资料与实体建筑相比,是多么抽象和不易被人接受。
尚根荣说:“开挖地坑院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会干。在陕县三道塬上,50岁以上的人都干过这种活,但涉及木工、瓦工和土工刷洗窑壁、崖面以及用传统土坯维修等技艺性较强的工作,掌握的人数就不多了,现在当地约有100人会这种技艺。”
对于这100余人的生存状况,记者也进行了随机调查采访。70岁的王万里以前是陕县的“工程师”,他们村一半以上的地坑院他都参与建筑。现在他们家的儿女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他和老伴在家守着几亩地。提起建造地坑院,老人显得格外亲切,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政府不是在搞地坑院农家饭店么?虽然现在的地坑院农家饭店和我们那时候的地坑院不太一样,但是毕竟我们那一套老技术还能用得上。希望政府能够制定点措施,或者政府可以开个班培训一下当地年轻人怎么建造地坑院,不然再过几十年就没人再会这个技术了。”
(中国文化报驻河南记者 张莹莹)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中国文化报 2012-05-25 10:19:22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