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史继忠 何萍]论云贵高原山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作者:史继忠 何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23 | 点击数:8060
 
在云贵高原上,由于地形破碎,山重水复,“溪洞型经济”的特征明显,山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向前滚动,地方性、民族性不断凝结、聚合,各自的特点鲜明、突出,呈现“十里不同风”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因为云贵高原上住着许多民族,各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下,都沿袭着自身的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承,有许多民族文化至今仍鲜活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就某一民族的某些地区而言,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周围其他民族文化迥然不同,仿佛是一个“文化孤岛”,但从整个云贵高原来看,多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各呈异彩,“共生共荣”,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文化圈”,呈现出“文化千岛”的绚丽景象。
我们这里所说的“原生态”,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也不意味着所谓“原汁原味”,更不能与“原始文化”混为一谈。照笔者的理解,所谓“原生态”,是“遗传”多于“变异”,文化传统的主线条明晰,文化个性鲜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存在的,但经过消化、吸收,变成了自己的东西,纳入了本民族的文化体系,而不是被其他文化完全“同化”。从这些“原生态”文化中,我们可以窥见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过程,也正是因为“原生态”文化的存在,世界文化才能多姿多彩,展示出“多元文化”的万千气象。
《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指出:“每种文化代表一整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各自的文化特点不会妨碍反而会丰富各国人民联在一起的世界性价值的交流。因此,承认不同传统共存之处并存在着多种文化特性,就构成了文化多元性的实质。”文化的多元性,是长期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倘若各种文化都归为一体,世界就会变得单调、枯燥,显得苍白无力,以致变成一片“文化沙漠”。在“单一”的文化格局下,只有强权,没有竞争,人类社会就会在一条强力杠杆下走向衰落。正是这个原因,《宣言》强调“有必要确定一种能够保护、促进和丰富每一民族的不同特性和文化遗产的文化政策,一种绝对尊重和充分鉴赏少数人文化及世界上其他文化的政策”,认为“忽视或破坏任何集团的文化都是整个人类的损失”,“必须承认各种文化在尊严上的平等,并认为每个民族、每个文化集团都有肯定、保存和使其文化特性得到尊重的权利”。
当今世界有一种不良倾向,就是以某种强势文化为标尺来衡量所有的文化,从而把其他文化都视为“落后”。如近代以来的“欧洲中心论”及美国政府如今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其实,每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需要的是相互的对话和理解,需要的是文化的广泛交流,而不是强行的“同化”与“征服”。
 
 
山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是在山地的特殊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有其独特的“文化生境”。首先,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山地有很大的适应性,不身临其境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所以然”,更不容易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山地文化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山地民族,有他们独特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山地民族“原生态”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居住在大山之中,无论是半坡村、水边寨或谷底人家,都注意选择良好的自然环境,风景优美,柴近水便,利于生产、生活。保护森林植被是一种普遍的习尚,在许多乡规民约中都禁止滥砍滥伐。村寨旁的“风水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迷信”,要看到它对美化生存环境的积极作用,看到“神秘”背后有深刻的环境保护意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虽然是一种原始的信仰,但从思想的层面上考察,在对自然的恐惧与崇敬的复杂心态之中,隐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深藏着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思想。在工业化不断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今天,这种古老而朴素的环保意识就显得特别可贵。
山地民族保持许多古朴的民风,包括他们的群体意识、道德风尚、伦理观念、风俗习惯等等,事实上都是一种长期相沿成习的社会控制手段,而且主要是培养起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一切不但维系了古代社会的秩序,使人们有序地生产、生活,而且形成了一种优良的传统,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在山地民族的许多乡规民约中,属于这种社会控制的内容比比皆是,有的铭刻在石碑上,有的通过节日、祭祀、古歌、俚词、神话传说不断深化教育后人并得以世代传承。这种无形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能有效地防止由于金钱导致的各种不良影响和社会弊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积极因素。
山地民族的创造也包含着许多科学成分。譬如梯田,它充分利用地形和山上的水源,在有效扩大水田面积的同时,又美化了自然环境。古老的水车、水磨、水碾,看上去早已过时,但却有很高的科学含量,不破坏、污染环境,是人类利用水力资源的开路先锋,是现代水力发电的先导,保存下来还是一道展示山地风貌的景观。民族医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千百年来维护着山地民族的健康,它是人们用生命体验得来的科学,在某些方面确有奇效,例如藏医、傣医、壮医、苗医。山地民族对于矿产开发也积累了许多经验,云南的铜和锡,贵州的煤、铅、汞矿,历史上都很有名。当今的任务,是要深入发掘山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科学含量,用现代科学手段进行提升,有的可以直接用于经济建设,有的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路,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
山地民族的工艺制造是亟待开发的一个内容。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文化类型不同,手工业发展的方向也不一样,各有所长,风格各异,因而手工艺产品千差万别,丰富多彩。例如蜡染、刺绣、牙雕、剪纸、银饰、竹编等等。这些手工产品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乡土气息浓郁,民族特色鲜明,富有独创性,是其他民族难以模仿和取代的,因而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它们凝结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心血,集中表现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当然,在保持原有风格和传统工艺的同时,要注意提高,结合市场的需要创造优质的产品,让它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为适应山地环境,各民族在建筑上都有独特创造。例如:傣族的竹楼,侗族的木楼,壮族的麻栏,苗族的吊脚楼,独龙族的大房子,布依族的石板房,纳西族的木楞房,彝族的土掌房,藏族的碉房,白族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等。在公共建筑方面,有溜索、索桥、竹桥、木桥、石桥、风雨桥,有水井、堰塘、水车、水碾、鼓楼有大理崇圣寺三塔、景洪曼飞龙佛塔、喇嘛寺,等等。这些都是民族建筑的瑰宝,有很高的工艺和艺术的价值,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上的适用性。
民族歌舞要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升华,既要有发展创新,又要保持其基本风格,避免“西化”、“洋化”。民族体育也是富矿,但不能只注重表演,更重要的是传承和普及。
总之,山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珍宝,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让人们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还在于它保存了许多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对于当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推进作用,对这些“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关键在于发展,发展才能有效地保护。
(本文原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第105~108页)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晓萍]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06年)
下一条: ·[林江]民族经济学视野下的传统医药产业
   相关链接
·[吴秋林]藏佛刻:符号化生存的智慧和精神·[徐赣丽 龚卿民]乡村智慧的旅游利用与乡村振兴
·[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
·[刘目斌]社会组织、仪式实践与象征权威·[冯文开 廖明君]口头传统诗性智慧的探索者
·[孙正国]土家族丧葬礼俗的生存智慧·[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
·[刘智英]行走在田野中的智慧——走进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曹荣]生存性智慧与乡民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
·[陈勤建]中国民俗蕴涵的情感与智慧·“中华传统民俗蕴含的神韵与智慧”和“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
·引俗语、话古训、打比方,习近平勉励港人致辞中的智慧·[周兵]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智慧相融
·[曾大兴]物候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千年智慧照耀现代生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