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文化建设赋予少数民族“新传统”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成就发布会在京举行
  作者:记者 薛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5-21 | 点击数:3776
 


  【核心提示】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文化创造者和持有者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文化建构使少数民族有了“新传统”,不少单一民族的文化甚至成为多民族的共享文化。

  5月17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成就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成果。6月7日至7月6日,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也将在京举行,这对于展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营造各族人民喜迎十八大召开的欢乐祥和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教授张跃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文化创造者和持有者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文化建构使少数民族有了“新传统”,不少单一民族的文化甚至成为多民族的共享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符号的身份更是进一步得到确认,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成为我国的特有名片。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倡导文化多样性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副主任丹珠昂奔也指出,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与生产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已基本形成,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

  妥善应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

  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发展战略。

  丹珠昂奔强调,当前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过程中最突出的困难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状的“五个不适应”:一是与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二是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不适应,三是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不适应,四是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要求不适应,五是与发展先进文化的时代要求不适应。

  张跃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基层对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没有什么不同,但如何从号召、宣传等“政治性”动员转变到法律法规等“法制性”落实,尚有缺憾。同时在保护基础层面上也面临“空巢化”,城市化带来的文化土壤变异与移位使得传承基础动摇,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更是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保护对象或事项不平衡、文化主体中个体与群体的文化自觉等问题都不容忽视。

  “一些地方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认识还不到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软实力是逐步增长的,传统文化也是经由几千年逐渐形成的。过快地把文化转变成生产力,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没有后劲,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够尊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白振声对记者表示。

  贵州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唐建荣结合当地状况对记者表示,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文化传承保护困难。当前双语教学(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师资不足,专业双语教师少,而一些懂少数民族语言的当地教师又缺乏教学和专业背景。

  多措施确保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张跃指出,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我国“两个共同”的目标紧密相连,必须高度重视。第一,要由国家组织力量进行当代少数民族文化普查,进一步摸清现状,为制定符合时代特征、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第二,实施国家“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程”,由政府部门、学者、文化持有者共同参与。第三,进一步激发民众作为文化保护主体的积极性。第四,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由国家社科规划办、教育部、国家民委等提出相关研究课题,委托全国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力量合作研究,产生高质量的配套系列成果。第五,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经费投入。

  “民族文化进校园、高校双语教学是民族地区培养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我们当前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懂得民族语言,才能把历史诗歌或者口头传说代代传承。”唐建荣对本报记者说。

  白振声强调,学者要不断自我学习,提高修养和认识,多提建设性意见。要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田野作调查。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21日 第306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华农耕文化暨门头沟区文化资源展开展(图)
下一条: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相关链接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
·[孙立青]新媒体语境下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媒介呈现的问题与对策·[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毛巧晖]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