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周毓华 孙婷婷]异地安置羌民的“第一个羌历年”
——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木梯村羌历年田野调查报告
  作者:周毓华 孙婷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21 | 点击数:15994
 
1.冲突
祭祀活动中,释比在神圣空间主持祭祀活动的同时,世俗空间的工作人员也在为羌历年的庆祝活动搭建舞台,这就成为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之一。庆祝活动中,释比把喝咂酒、唱经和敬献月亮馍馍等仪式通过表演展现在世俗舞台上,这就将原本属于神圣空间的事物沾染了世俗空间的意蕴,这可谓是神圣与世俗的矛盾冲突表现之二。在神圣世界中,释比是神的代表,是绝对的权威与领袖人物。而在节日庆典中,各级领导干部的参与使得领导权发生转移,释比的地位被边缘化,这也成为神圣和世俗的矛盾冲突表现之三。
2.协作
为实现羌历年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各级政府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如提供购买祭祀供品的资金、动员人力物力支持祭祀场所和羌碉的修建、以及舞台的搭建等等。凡此种种又显示了神圣力量与世俗权威的协作。
为了在新的生存环境下获得较好、较快的发展,异地安置的羌民在当地政府所做的经济产业规划的指引下积极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并以此来进行自身民族文化的重构,同时希望得到世俗权威和社会在异文化中对其身份的认可和对其经济生活的援助。而如何更好地处理上述所提到的问题和矛盾以及今后羌民文化经济的发展,应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注释:
①挂红:“红”是羌族人民在节庆时使用的红布、红丝绸等用品,敬献这种用品的行为被称为“挂红”。“挂红”的对象包括英雄、嘉宾、官员、神像、结婚时的新郎新娘等,“挂红”不仅是羌族人民寄托欢乐喜庆情感,更反映了羌族的民俗文化。
②白石崇拜:白石即白色的石英石,羌民对白石的崇拜历史悠久,有很多的神话故事。从历史、现实和宗教等方面总结羌民对白石的崇拜的原因如下:其一,历史原因:传说在早期羌族祖先向岷江上游时,天神木比塔扔下三块白石变成三座大山,阻挡了戈基人的进攻,羌族人得以还生。之后的羌戈大战中天神又给了羌民白石让他们与戈基人的雪团作战,最终打败了戈基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其二,现实原因:白石作为羌族人主要的房屋建筑材料,有坚固,防火,御寒的特性。石英石相击可以产生火,所以白石被羌民认为是储存和运输火的神物,还有个关于盗火的传说,在羌民心目中“石在火不灭”。石也是构成山体的基本元素,而山是羌族人的衣食父母,神林的所在,青稞,麦子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之地,所以有崇拜山就崇拜石的观念。其三,宗教原因:民间信仰大多有崇拜白色的宗教习惯,大多认为白色为善、光明、吉祥的象征。羌民又把羌戈大战中的神秘力量归于白石,更加深了羌人对其的感情和崇拜。
③杨贵生,65岁,14岁出师做释比,曾去过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宣传羌族文化。老婆,于秋珍。有2个儿子和4个女儿,大儿子杨云顺是释比的继承人,小儿子杨云学在外打工。还有2个孙子,其中一个孙子杨文理是释比的继承人。另外其侄子杨永富,四十岁开始学习释比经典,也是他的继承人之一。在这次羌历年的仪式活动当中,配合他完成各项工作。
④释比单刀:释比刀是释比曾经亲自参加寻铁冶铁制作不同铁具的物化见证。其刀尖非常锋利,一般为铁质,一些刀背上还有神秘图案。释比刀的主要功能是宰杀牺牲鸡、羊、牛以及削木棍、竹子与裁纸、麦草等制作释比祭祀或者驱邪逐鬼的法具。
⑤猴头帽:释比的象征和标志,也是释比的圣物、神法冠,平时供在家中,只有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做法事时才能戴上。戴上猴皮帽,就标志着祖师已被请到现场,释比能得到祖师的护佑,同时也将能接受徒弟们的膜拜。据说最早的释比是神猴的指引下学习经法,又在金丝猴的指引下制作了羊皮鼓, 所以金丝猴被视为释比的祖先神,作法时戴上猴头帽法力会大增。猴皮帽帽冠高耸,象征正神凛然,释比法力齐天绝地。猴皮帽的正面基本呈现平面方形,帽主体为圆形,包含有羌族人“天圆地方”的观念。正面的壁立向上高耸,象征羌族的神山顶天立地。正面又分为三个构成块面,最上面特制的小凸出之皮质制作的冠峰,彼此独立高耸,表征三个神圣意象:中间是通天绝地、通灵通神之峰柱,象征释比带上此法冠,与天同高,通达天意,它象征羌族的宗教理念中的万物由一个混元一气、一体分化而来;左边冠峰是白峰柱,象征白观念;右边冠峰是黑峰柱神,象征黑观念。表明释比能够穿越黑白之间,沟通阴阳两界。在帽冠的正面上有太阳形的牌子,并装饰有小海螺。
⑥羊皮鼓:释比在祭祀过程中使用的法器,直径45厘米,主要是在诵经时敲打之用。在众多关于羊皮鼓的传说中,流传最广的是:最早的释比是在神猴的指引下学习法术取得经书的,当时的经文写在白桦皮上。释比取经归来时,疲倦入睡,经书被一白羊食尽,从此羌人就没有了经书和文字。后来有一只金丝猴告诉释比,若将白羊杀死,独自将其肉吃下,并以皮作鼓,每敲一下就能记起经书的一句话,于是就有了羊皮鼓。可以说释比的羊皮鼓是一部没有文字的无字经书。与鼓相配的还有鼓槌,约一尺长。鼓槌柄大多数用刺木制成,刺木的弹性韧性较好,敲击省力,打击鼓点较为灵活。鼓槌多用山驴皮、麂子皮或者獐子皮保国,这些皮来源于角蹄动物,与羊有亲缘关系。这些动物的皮质细腻、非常耐用,与羊皮鼓结合,音质清脆。羌族古老的传说中,鼓槌为阳,鼓面为阴。在鼓梆内有横木棍卡置为鼓的中轴,使释比便于握持上下挥舞摆动鼓面。在鼓内还有两枚小的铃铛,表示一公一母,它们的发音有差异,它们的音色与鼓抖动构成复杂的含义,传递神灵信息。羊皮鼓一般是从献祭的羊身上剥下的羊皮,经过祭祀的羊皮发出的声音,能够显现出神秘的神灵的信息。
⑦笔者所写的经文内容是释比老人杨贵生仪式后解释的内容。但据考证,有些资料显示祭山时的两段经文内容并不相同,前一段为还愿,而后一段则是祈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族学刊编辑部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纪兰慰]民间舞蹈与田野作业
下一条: ·[康丽]从传统到传统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