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方政府在羌历年庆祝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2010年的羌历年是木梯村的羌民作为成都市民、邛崃市民过的第一个民族节日,也是“5•12”特大地震之后他们过的第一个羌历年。这次羌历年是由南宝山乡镇政府主办,并出资6万元人民币,还邀请上级政府领导参加共庆羌历年等活动。在羌历年的准备和庆祝期间,乡政府还派出了专门的工作人员(13)负责协调各部门相关的工作事宜。
在羌历年前一天,11月5日上午11点多,南宝山乡派来专门负责庆祝活动当天餐饮的工作人员,邛崃市政府还派来专业的广告公司,为羌寨搭建了羌历年庆祝活动的舞台,并布置了羌碉奠基仪式的现场。羌历年当天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南宝山及汶川县的各级领导首先参加了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邛崃市人民政府、南宝山因灾失地群众、异地安置点校市合作帮扶签约仪式”(14)和“羌碉奠基仪式”及木梯村的羌历年团圆筵席,各级领导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品尝羌族菜肴,观看了“喜迎羌年,共创未来”文艺汇演。
(三)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
羌族碉楼是羌族人民生活聚居的标志,同时也是民族宗教文化在羌族人的居住意识和居住行为中的深刻反映。为了异地安置的羌民有一个寄托其思乡之情和宗教感情的场所,四川省商业协会和一些知名企业为木梯村的村民捐资修建羌碉,并在羌历年当天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参加奠基仪式的除了各级领导,还有四川省商会会长、捐助企业代表四川瑞云集团董事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在灾后安置点开工修建羌碉,标志着木梯村安置点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此外,一些如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四川大学及海外的专家学者和他们的学生,文艺演出的演职人员,还有像成都应急志愿队这样的社会志愿者以及旅游人员也参加了这次羌历年的庆祝活动。
三、灾民异地安置所引发的问题
因“5•12”大地震从汶川县龙溪乡搬迁至邛崃市南宝山的羌民,集灾民、难民、移民三种特殊身份为一体,作为搬迁至汉族文化圈中的少数民族,其多重身份的构建、生活环境的改变、生计方式的转换2:(15)等,引发了其文化空间、宗教空间及神圣和世俗空间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文化空间和宗教空间的重构
1.文化空间的重构
文化空间的重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如居家的装饰、个人着装和民族核心文化的重建。居家装饰包括客厅中的羌绣挂壁,外墙的民族史诗图画;个人着装体现为,这里的羌民时刻穿着本民族的羌服,凸显着自己的民族身份;羌族核心文化的重建,包括讲羌语、恢复屋顶的“纳察”、修建祭祀塔、神龛及羌碉。旨在恢复其民族文化,以此来取得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和外来人员的民族认可。在原住地,生活在羌文化圈中,不会太注重民族身份这一问题,而搬迁至汉文化圈中也可以说是被包围在异文化之中,生存和取得帮助的首要条件就是民族身份的认同,这也促使生活在这里的羌民更加团结,而作为彰显其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则被有意识地进行重构。调查中了解到,村民们反复强调,他们是羌族,要坚持穿羌服、说羌语,把羌族的语言和传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2.宗教空间的重构和重塑
宗教空间的重构表现在搬迁至此的羌民在他们居住地对面空旷的场地上,用从原住地拉来材料和白石修建了祭祀塔并搭建了临时的神龛台。从原住地拉来的白石象征其宗教崇拜的延续性和真实性,这也是对本民族宗教文化在新的生存空间的合理重构。而以前每个羌寨都有自己的山神、寨神(土主),地盘业主等神灵。搬迁之后,居住地改变,物质的白石可以运送,但精神的神灵很难与从前完全一致,所以在现居住地重新树立和认定神灵,可以视为是在地化宗教空间重塑的过程。
3.仪式过程中暗含的诉求
宗教仪式是从世俗空间进入神圣空间的媒介,一旦进入到仪式当中也就相当于进入到神圣空间之中。所以,当释比穿上羊皮褂、戴上猴头帽,他就脱离了世俗空间,进入到神圣空间成为可以与神对话的人。他诵读经文,不仅表达了他主持仪式的神圣性,更聚合了本民族的民众心理,强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和自我认同感,也向外界展示了其民族仪式活动的神圣性。
搬迁来的羌民通过庆祝民族节日,举行传统的民族宗教仪式,引起了相关各领域专家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如原迁出地汶川县、现迁居地邛崃市及南宝乡的各级领导,均应邀出席了仪式。权威专家和各级政府(世俗权威)的到来,正好从某种层面上印证了其身份、地位和仪式活动的合法性。此外,通过这个平台,同时凭借自己的多重身份,这里的羌民更合理地传达了他们获取支持与援助的诉求。
(二)神圣与世俗的冲突和协作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以及灾民异地安置产业规划的要求,发展新型种植业和开拓旅游业是当地政府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政策倾向。然而,旅游平台的搭建,使得木梯村在整体构建中传统的祭祀场所和居住地相对独立,从而引发了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时而重合时而分离,时而冲突时而协作的空间动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族学刊编辑部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