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清明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专题

[肖永明]清明祭祀文化散论
  作者:肖永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03 | 点击数:6710
 

【摘要】 2008年,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历史悠久、在民间社会影响十分广泛的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这一决定公布之后,好评如潮。人们普遍认为,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它表明国家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的重新确认。与此同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所承载的价值观念以及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与功能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少人在思索这样的问题:国家的这一举措究竟意义何在?将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要彰显怎样的精神价值?怎样才能真正彰显这些价值?    

【关键词】 祭祀对象; 文化建设; 祭祀活动; 清明节; 祭祀礼仪; 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 现代社会; 法定假日; 历史悠久;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华夏文化》2009年第2期

上一条: ·[张勃]感恩情怀、生命意识与应时精神: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下一条: ·[施爱东]梨花风起正清明
   相关链接
·[高忠严]巷道:理解中国村落的重要分析单位·[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刘百灵]乡村振兴要重视文化建设·[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梁娟美]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崇拜及其价值·[刘思诚 ]非遗保护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
·[季中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
·邱运华:发掘民俗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过年也是家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创世神话:以时间和空间为编码,揭开世界的“底牌”·[王文章 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智库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成功举办·第三届 “城市社会与文化建设”博士、博士后论坛征稿启事
·[余鼎君]江苏常熟民间小庙的祭祀活动及其特点·[谢耀龙]民族杂居地区群众文化建设与社区整合研究
·[耿琼珂]荥阳地区嫘祖信仰探析·陕西汉阴:文化遗产惠及民生
·[萧放 张勃]中国民俗学会与国家文化建设 ·[王渭清]陕西关中农村祠庙信仰活动的调查与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