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俗研究》2012年第3期 目录      建构城市特性:瑞士民俗学理论新视角——以托马斯·亨格纳的研究为例  户晓辉;  5-16
 《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  刘宗迪;  2
 挑灯闲看牡丹亭  李新华;  161
 语境的效度与限度
 ——对三个社区的神话传统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杨利慧;  17-26
 晚清基督教传教士与中国上古神话研究
 ——以《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为中心  彭淑庆;崔华杰;  27-32
 围绕“日常态—能量枯竭态—非日常态”的学术争论
 ——三元论体系基础上的日本民俗理论的建构  郭海红;  33-39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表征  陈炎;  40-46
 从清明柳俗谈柳的文化象征  陶思炎;  47-49
 从祭灶时间的确立看灶神信仰文化的变迁  李现红;  50-60
 宋墓装饰映射的宋代家庭陈设风尚  陈章龙;  61-69
 从“耶稣”到“公元”:近代中国纪年公理之变迁  朱文哲;  70-79
 民国岁时节令中的政治与民俗
 ——以陈果夫所著《中华民国生活历》为中心  湛晓白;  80-86
 集体行动情境中的民、俗、学者与民俗学研究
 ——以客家围龙屋保护为中心的讨论  周建新;  87-94
 畲族历史迁徙与文化认同理性
 ——以景宁鹤溪镇“六保”畲族村落汤夫人崇拜为例  王逍;  95-105
 表演场迁移——台湾布农族原住民文化旅游化传承的人类学思考  王德刚;  106-111
 文化产业视域下的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  刘昂;  112-119
 从新国家建设时期的年画发展看结构与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以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例  都晨;  120-128
 基于年画透析女性身份的演变  袁宙飞;  129-136
 吉祥装饰纹样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及其儒家思想内涵探析  王文灏;  137-141
 陕甘黄土高原地区民间手工艺生存现状的考察与分析  张柱华;  142-148  、
 语言民俗研究的范式建构
 ——评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  刘铁梁;  149-150
 探求传统节日的真与善
 ——评萧放教授《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勃;  151-155
 口述史、人文关怀与学术反思
 ——评《老北京杂吧地:天桥的记忆与诠释》  张青仁;  156-159
 《民族艺术》2012年第2期目录   160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CFNEdito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