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敬蓉]文化交流与多元融合
——新、马、泰文化与汉文化之比较
  作者:敬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17 | 点击数:7014
 
但是,新、马、泰文化与汉文化所表现的兼容性又有明显的区别。同样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新、马、泰文化突出了外来文化消融本土文化的特点,如新加坡的儒家文化背景来自汉文化,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文化源于阿拉伯文化,泰国的佛教文化体现出印度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外来文化进入之后,这些国家的本土文化逐渐成为其主体文化中的隐性因素,只有透过源自外来文化的主体文化,人们才能感受到古老的本土文化的光辉。当然,在消融了本土文化之后,新加坡的儒家文化、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文化、泰国的佛教文化,已经远离其文化生成圈,而具有了新的文化内涵。
相比之下,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虽都曾在特定的时期对汉文化造成过强烈的冲击,但是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外来文化却极少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汉唐时期传入中国、影响极大的佛教,经由国人消化、容纳和改造,也完全中国化了。特别是禅宗,以其所讲求的“顿悟”,成为受国人推崇的中国佛教。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播也是如此。可以说,形成于先秦、统一于秦汉、繁盛于唐宋、成熟于明清、发扬于现代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融合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以本土文化为中心又兼容外来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在这里,本土文化表现出的内聚力和生命力,是其他文化所无法比拟的,而儒、道、佛的融合与整一,突出地体现了汉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特点。
4.相近的价值取向。
新、马、泰文化与汉文化,分属不同的文化圈,体现了明显的差异。但是,无论是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还是儒道佛整一的文化,都属于东方文化圈的范畴,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东方文化的价值观。
儒家文化,形成于宗法农业社会,以中庸为核心,强调礼乐治国,宗法为本,以血缘关系来维系国家统一,协调人际关系。儒家的功利主义的伦理政治道德观,体现出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重义轻利、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23]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传统。
创立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条件)而起的假象、幻影,天(自然)与人均虚幻不定,只有彼岸世界才是真实的存在,体现的是出世精神。但是佛教在提出超越现实人生的终极目的时,强调了这种超越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完成的,在论证成佛根据时,也强调了人道胜于天道,表现出一定的人道精神;而佛教从注重个人解脱发展到强调“普渡众生”,也体现出群体关怀的倾向。
公元7世纪初形成的伊斯兰教,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安拉‘前定’的”,“安拉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主宰”;[24]在强调顺从真主安拉及其使者穆罕默德时,体现出群体意识和精神。
新、马、泰文化和汉文化,正是以儒学、佛教、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同属东方文化圈。因此,无论是儒家的入世、功利,佛教的出世,还是伊斯兰教的教义,在其所建构的不同文化中,仍然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即注重人伦,强调血缘宗亲,有浓厚的家庭观念和群体认同的趋向;注重传统,讲求伦理,崇尚道德,具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观念和道德精神,体现了东方文化整合性与传承性的特点。
  (本课题受世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资助)
注释:
[1]为叙述方便,以下简称新、马、泰文化。
[2][17][20][21]参见《东南亚十国概览》有关章节,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6][16]参见王民同主编《东南亚史纲》有关章节,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5][7][9][15]参见朱振民主编《当代泰国》有关章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转引自马勇《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华侨对东南亚海岛地区文化形成所作的贡献》,见《东南亚纵横》1993年,第4期。
[10]见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
[11]转引自王介南《郑和下西洋与中国东南亚文化交流》,见《东南亚纵横》1993年,第4期。
[12]见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第311-3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19][22]参见《东南亚经贸与旅游便览》,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见黄枝连著《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第6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8]见《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新华出版社。
[23]见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第十七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见《辞海·宗教分册》第9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本文原载《思想路线》1996年04期,第29-35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华林]傣文历史谱牒档案研究
下一条: ·[东人达]南方少数民族社会女权现象分析
   相关链接
·[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林海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伦理困境·[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
·[钱寅]时间`空间`命运·[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
·[刘晓峰]东亚视域下的琉球石敢当文化·[张明明]“海丝之路”背景下的中琉妈祖信仰书写及其文化交流意义
·走进“一带一路”非遗传承文化交流论坛举办·吴新峰:《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毛巧晖]文化交流与民族特性的凝铸:基于京族口头叙事的考察·“苗族蜡染”讲座在马耳他举办
·专题║ 《西北民族研究》:“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维吾尔民歌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王天军]丝绸之路鹰猎习俗及其文化交流研究
·对话刘守华:为什么中国没有《格林童话》?·传播民族文化 共享世界文明
·江苏非遗亮相台湾·第二届中日香文化交流活动暨松声庵香室落成纪念香会在京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