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青田鼓词 走出“深闺”入耳来
  作者:张爱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4 | 点击数:19725
 

魅力无限

    前段时间,听说鼓词艺人季海华自费刻录鼓词光盘,颇受一些乡镇村民的喜欢,大家争先购买。这其中自有其独到的吸引力。择日不如撞日,赶上了一户人家请季海华前去唱词,记者也兴致盎然地前去聆听,希望能一饱耳福。

  现场,鼓声配着铃声、快板声,词句缓缓溢出,动听富有节奏,给人一种听觉的享受,使听者如痴如醉地陶醉其中。这出《陈十四夫人》的词,把古代传奇女子陈十四娘收妖降魔的传奇故事通过说唱弹奏的形式中表现出来,平添了许多风趣和雅致,再现了鼓词这一艺术瑰宝的璀璨。

  道具虽不多,但见季海华演奏时一手击拍,一手敲鼓,鼓拍结合,板式丰富,有快板、慢板、散板、叹板等十多种。节拍快慢有序,缓急有别,急如暴风骤雨,缓如和风细雨,音调时高时低,高低分明,听后使人赏心悦耳。说唱时一人扮演多种角色,塑造多个不同性格的人物,模仿各种不同声音,集唱曲、说书、相声、口技、独角戏于一体。并且根据故事内容及场内具体情况,随机应变来点插科打浑,加点笑料,吊起听众的胃口……座下,赞叹声不绝口,认可了季海华的表演技艺。

  记者总算领略到了青田鼓词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它的最大特色是单人表演,手中敲两种以上的乐器,口中仍然唱念自如,有声有色。一个人扮演各种角色,不但要细致刻画人物,使人物的个性、神态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并要吐字清楚,情节交代详细。塑造多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并且还会模仿各种不同声音,用以渲染气氛。

  这就是青田鼓词,它将历史长河遗留下来的艺术经过岁月的沉淀,通过艺人们不断地改良创新,自成一格,品味起来“纯正香甜”。

艺人追梦

    能有这番才艺的鼓词艺人自然很不简单。这位天生弱视的艺人在鼓词行业能有此番造就,跟他从小的兴趣和努力是分不开的。面对这条从艺之路的过往,季海华侃侃而谈,甚至未忽略其间的细微之处。

  从小就对鼓词有着浓厚兴趣的季海华,在16岁时师从海口镇白岸村的鼓词艺人陈兵琪,如今在这一行业也算小有名气。

  据季海华回忆,他从小就对鼓词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村里哪户人家邀请唱词艺人,他总是喜欢从家中搬个小板凳,坐在唱词艺人的身傍,目不转睛地盯着唱词艺人脸上变化莫测的表情,竖着耳朵听着富有节奏的唱词,听着听着甚至有些醉了。那时对季海华来说,这是一种享受。正是这种熏陶,为他日后的从艺生涯奠定了基础。

  此外,季海华那喜好鼓词的外公周宝庚也影响着季海华。颇有闲情的周宝庚偶尔会小露才情,唱上几段,季海华耳濡目染,自然加深了对鼓词的喜爱之情。

  真正将季海华走向鼓词从艺之道的是他初三的班主任。由于季海华天生低视力,班主任建议他学一门技艺以谋出路。虽爱好读书,但季海华经过深思后,发现这一建议挺有道理,自己天生弱视,将来肯定对学业和工作造成影响。还不如另谋出路。在这种情形下,季海华走上了鼓词这条从艺之路。就是在这条从艺之路上,季海华将他的人生发挥到了极致。

  回顾往昔,季海华有着诸多感慨。这条从艺之路,他走了13年,在这13年里,他从无名小卒成了家喻户晓的鼓词艺人,技艺越发精湛。但鼓词行业面临着传承断档的危机,令其心急如焚。现今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对鼓词行业进行创新,将鼓词推向市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项目,从而将这一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但令季海华感受最深地是,从事鼓词行业,他从唱词中学会如何为人处事。而唱词中所讲述的为人处世之道,也迎合了广大喜好鼓词的人们的口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青田网 2009-3-3 9:12:0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舞起高龙闹元宵
下一条: ·传统纸扎──逐渐消失的生死符号
   相关链接
·[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沈莉]浅谈乡村振兴背景下神话的活态发展:以浙江嘉兴的蚕神神话为例
·[陈趣联]疫情面前的浙江民俗·[祝秀丽]浙江海盐古代秦始皇传说的流变
·[陈科锦]浙江省慈溪市旧盐区海星村劳作模式变迁考察·[宣炳善]浙江舞龙民俗的文化传承与民俗体育的空间发展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浙江三大非遗项目首次共赴台湾巡演
·[左红卫 李姝琪]新疆传统模戳印花布与浙江夹缬工艺之模具比较研究·[屈啸宇 彭连生]‘一地’与‘三天’:一类浙江乡村醮仪召请科仪本中的二重空间观念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永康市:推动乡村振兴的“非遗方案”·国家级非遗浙江婺剧瑞士迎新春
·传承千年文化 浙江柯城举行“九华立春祭”·[刘秀峰]浙江庆元端午“走桥”习俗考察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2017年冬至文化论坛征文启事
·[徐晓 顾洪洲]如何挖掘农业文化遗产“金矿”·[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
·第九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