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史继忠]论游牧文化圈
  作者:史继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5 | 点击数:13597
 
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游牧民族的文字,其实,他们的文字对世界文化颇有影响。诚然,游牧民族原先并无文字,但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断借用其他文字加以创造发展,只不过受政权兴衰、宗教传播影响较大,文字使用情况累有变迁,有的通行一段时期以后改用其他文字,有的竟至淹没而成“死文字”,不像农业民族那样长期使用某种文字。例如我国新疆地区,早先受佛教影响流行法卢文、焉耆—龟兹文和于阗文,继后有源于粟特字母的突厥文、回鹘文及源于波斯字母的哈喀尼亚文和察合台文,后因伊斯兰教盛行而以阿拉伯字母创制文字。游牧民族的文字,大抵属于阿拉伯字母系统,在闪米特语中传播的主要是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摩尼文等,在非闪米特语中传播的主要是波斯文、粟特文及印度的法卢文等,但实际上也互有渗透。阿拉伯文流播最广,它随着伊斯兰教和传播阿拉伯人的贸易活动传到世界许多地方,如西亚、中亚、巴尔干半岛、非洲及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我国历史上的哈喀尼亚文、察合台文深受波斯及阿拉伯文影响,而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皆源于阿拉伯文。粟特文产生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以后随着粟特人商队而扩大使用范围,在6-9世纪曾经是较通用的“国际通商用语”,我国的突厥文、回鹘文、蒙古文、满文都属于这一系统,早期的匈牙利文源于突厥字母。大月氏曾经借用过希腊文,进入印度后改用梵文。哥特人一度使用罗马文,日尔曼人曾使用过希伯来文。这种情况说明,游牧民族文化交流的范围很广,但文化变异多于文化传承。
游牧民族能歌善舞,不同程度地影响许多国家的音乐、舞蹈。以中国为例,、胡笳、胡琴、琵琶与羌笛都是游牧民族传进来的。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崩离析、动荡不安的时代,“礼崩乐坏,其来自久”,不惟古乐失传,就连兴盛一时的汉乐府也凋零不堪。正当中国音乐处于衰微之时,各种“胡乐”涌入中原,至隋唐形成了“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呈现出繁荣景象。中亚的安国乐、康国乐直接传入中原,龟兹、疏勒、高昌、西凉诸乐在“西域”经过交融以后再传到内地,以后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演变为唐代的“坐部使”和“立部使”,由此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新疆歌舞之所以特别迷人,是因为它深受“西域文化”的影响,显得独特。
近两个世纪以来,人们在草原上发现许多岩画、石人和鹿石,当是马背上民族的艺术绝作。在雄伟壮丽的山岗上,往往可见到许多古朴、生动、粗犷的岩画。画中有成群游荡的野兽,有集体围猎的场面,有婀娜多姿的舞蹈,有刀光剑影的战争,有日月星辰及天神地祗,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战车的图案,它们是古代游牧民族的风情图。在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在西北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及南俄草原,都发现若干“草原石人”,它以石为材,雕刻各种人像,或独身傲立,或成群列市,一般立于墓地建筑物前,气势宏伟。早期石人的代表如克木齐女性石人,长颅多须的乔阿梯石人、圆颅的温泉石人等,突厥石人的形状均为中长头颅、深目、高鼻、翘须,且左手执杯状物,右手执兵器。晚期石人最大的特点是面目凶恶、简陋,后人把它说成是“杀人石”。还有一种“鹿石”,它是刻在琢平的四面体或圆柱体上的动物图像,且多半是鹿的形状,用作墓墙的角石,有人认为是图腾崇拜的对象,有人认为是巫术的感应物,有人认为是部落地望的标记。关于草原岩画、石人和鹿石的研究,广泛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更深刻的内涵正在不断发掘,它将会告诉我们许多新的含义。
游牧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沟通,具有特殊意义。在世界五大文化圈中,“游牧文化圈”最为活跃,它与“汉字文化圈”、“佛教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都有广泛接触,有时相互渗透,有时互为重叠,有时是文化传播的中间媒介。笔者在《南北交融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一文中,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交融,事实上已说明“游牧文化圈”与“汉字文化圈”的渗透与重叠。大月氏在印度建立贵霜王朝时期,佛教达于鼎盛,并支持在克什米尔召开佛教“第四次大结集”,从此佛教走出印度,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不能不说是“游牧文化圈”对“佛教文化圈”的推动。“伊斯兰文化圈”本身就与“游牧文化圈”有天然联系,而且伊斯兰文化在游牧民族中广为传播。游牧民族不断冲击“基督教文化圈”,哥特人不但颠覆了以基督教为主的东、西罗马帝国,而且大批哥特人接受了基督教,成为阿利安教派。突厥人曾经是景教(基督教东方教派的一支)的传播者、蒙古人对基督教也特别宽容。由此看来,在五大文化圈中“游牧文化圈”联系最广,并引起许多重大变迁。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波斯帝国、贵霜王朝、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大帝国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波斯将巴勒斯坦、两河流域、埃及、北印度纳入版图,使这些古老的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地中海文化的雏形。长达40多年的波希战争,打开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大门;与此同时,“丝绸之路”成为波斯与中国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中国的丝绸、瓷器通过波斯传到西方,西域的许多物产传入中国,并从波斯传来了袄教、摩尼教和景教。贵霜王朝定都犍陀罗,其地在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毗连地带,与印度次大陆紧紧相连,又距地中海不远。在罗马称霸地中海时期,这里深受希腊、罗马文化影响,贵霜王朝又在此大力提倡佛教,于是印度文化与希腊、罗马文化在这里充分交融,促成了犍陀罗艺术的繁荣。在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下,形成了印度的秣菟罗艺术,把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结合起来,并对中国佛教艺术产生深远影响。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是继罗马帝国之后推动地中海文明形成的重要时期。阿拉伯是“世界之桥”,它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后,在继承埃及、巴比伦、波斯诸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吸纳了希腊、罗马文化及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使地中海成为东西方文化的大熔炉。阿拉伯人不仅有广泛的陆上贸易,而且自唐代中叶以后,取代了波斯人、印度人在海上的控制权,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阿拉伯与印度、东南亚及中国联系起来,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蒙古人西征,打通了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范围空前扩大,中国的丝绸、瓷器及“四大发明”源源传入欧洲,基督教在这一时期也再次传入中国,除景教而外,还有天主教的方剂各会,蒙古人把它们笼统地称为“也里可温”。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主要在这一时期,在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东乡、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保安、塔塔尔等十个民族中传播。这一时期人口流动颇为突出,一方面是蒙古人大量扩散,另一方面则是“西域人”大量流入中国,形成了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和塔吉尔族。
大量事实说明,“游牧文化圈”在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其他几个文化圈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播。不过,有关这个文化圈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文原载《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02期,第633~69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储冬爱]茅盾、闻一多神话研究的比较
下一条: ·[史继忠]“东方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