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广州今年炮声渐响不言开禁 应否“禁炮”再热议
  作者:羊城晚报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1 | 点击数:15068
 

  ■专家教路

  烟花爆竹闯祸 哪些保险埋单?

  保险业人士提醒,需按规定向保险公司报案

  新年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可也埋下不少安全隐患。春节期间,不少保险公司都接到报案,有的因燃放烟花造成人员受伤,有的是家庭财产受损,还有车辆被爆竹损毁。那么发生这些意外后,民众该如何申请保险赔偿呢?

  ——人身伤亡,多种保险理赔。常见的寿险产品可以为被保险人的身故进行赔偿。只要被保险人的保单尚在保险有效期间内,受益人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此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也可发挥作用。

  而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烫伤、烧伤接受住院治疗的,可以通过住院津贴型保险或报销型保险,得到一定补偿。被保险人要保留好原始的医疗发票及就诊病历等,并在规定时间内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

  ——家庭财产损失,可部分转嫁家庭财产险。根据家财险综合保险条款,房屋及附属设备、室内装潢、室内财产(家电、衣物、家具等)都可以作为保险标的受到保护,而金银珠宝、货币、票证、书籍等则不属于保险标的。当房屋发生火灾、爆炸等造成损失,都应由保险人按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车辆损毁,应及时报案。多家大型车险公司暂时还没有针对机动车爆竹险的保险项目,车主只能通过车损险、不计免赔与玻璃破碎险来为被爆竹炸伤的车辆定损理赔。比如烟花爆竹仅仅对停放中车辆的玻璃造成伤害,那么车损险是无法理赔的,车主只有投保了单独的玻璃险方可得到赔偿。而如果车身的油漆被弄花,则需视损伤程度而定。车漆被炸伤,如果车主投保了车体油漆损伤险就可以得到赔偿,如果没有投保,则需视车辆炸伤程度而定,若达到车损范围,也可以获得赔偿。

  保险业人士提醒,车辆油漆被炸伤后,应及时报案,由理赔部人员上门查勘后厘定是否能够赔偿。在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尚未查勘的情况下,车主切不可先行修理。

  ■讲开有段“古”

  不足百字议案掀起禁炮热潮

  当年革除了千年旧习的“禁炮令”,来自广州人大代表一纸不足百字的议案!此后,“禁炮潮”席卷全国城市。

  “禁炮”议案的领衔人广州市人大代表刘尚敏,谈起当年的“禁炮令”时深有感触:“如果你见过那些孩子被鞭炮伤眼断指的血淋淋场面,就会理解当年我们力主‘全面禁炮’的心情。”刘认为,燃放爆竹是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春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已成了一大公害。医生出身的刘尚敏说,每年春节,医院都要处理大批炮仗炸伤烧伤的病人,不少孩子落下终身残疾。

  有感于此,1988年,刘尚敏领衔提出了“禁炮令”的议案:燃放烟花爆竹对人民健康有百害无一利,还引发大气与噪声污染、消防隐患,引发攀比之风,建议全面彻底禁止。议案得到绝大多数代表的认同,最终“催生”了《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1992年6月1日始,爆竹在广州城区基本销声匿迹。

  ■代表有话说

  山林多,人口密放宽管理不可取

  曾任广州市人大代表的梁群认为,广州之所以不放宽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山林多,燃放烟花爆竹易引起山火;二是广州人口和建筑群都很稠密,燃放烟花爆竹易威胁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统计,1980年至1990年春节期间,广州因燃放烟花爆竹引起火灾事故154起,烧死一人,导致眼部外伤的每年逾百宗。据当时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育铨解释,广州“和北方城市不一样,山林多,加上人口稠密”。防止城市环境污染,减少噪声、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保障市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广州继续严格执行“禁炮令”的主要原因。

  北京:为听一声响,388人伤

  随着17日元宵节的到来,兔年新春烟花鞭炮燃放将迎来最后高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16日表示,为保证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等古老皇家园林的安全,北京市属11家公园将启动960个摄像头,实时监控公园重点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元宵节前夕,北京市更再次扩大烟花爆竹禁放范围,新增八类烟花爆竹禁放区域,包括大多数居民小区、市场、新闻媒体等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公共建筑、重点工程施工现场周边等也被列入禁放区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2011-02-17 14:04

上一条: ·烟花禁燃为何这么难?
下一条: ·[杨雪梅]我们的如何成为世界的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