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刘锡诚]禹启出生神话及其他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2 | 点击数:16213
 

  如果说,石头具有生殖功能的观念,在禹的出生神话中,还显得比较朦胧,直接的证据还不是十分充分,还需要绕着几个弯子去推导论证的话,那么,在禹的儿子、夏王启的出生神话中,石头具有生殖功能的观念则显示得明明白白、淋沥尽致,不容置疑了。《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云:

  启,夏后子,其母涂山氏女,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

  在这则神话里包含着好几个神话学的问题,如 辕山地望、禹化为熊以及涂山氏化石和石破生启等。本文只来谈涂山氏化石和石破生启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的信仰问题,即:(一)石头是有灵性、有灵魂的,唯其有灵性、有灵魂,才有涂山氏变成石头的可能。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里列举了大量的材料,说明原始人认为人的灵魂藏在某些植物或动物的身体里,有时侯人的灵魂就幻化为某种植物(如树木或谷种)或某种动物(如狼、山羊)的形体。根据世界许多民族中关于精灵和灵魂的观念来审视涂山氏幻化为石的情节,我们不难想象,神话生成之时代,初民认为涂山氏的灵魂是寄藏在石头里的,人和石头可以互相转换形体。其实,人和石的形体的转换也就是死与再生的转换。换一个角度来看,涂山氏化石观念的形成,也不能排除巫术的作用。原始初民的世界观,巫术的成分十分浓重。涂山氏本人是女始祖、女先妣,也有可能就是一个女巫师。在非常杂乱的神话资料中,有一种说法,说涂山氏就是补天的那个女娲。如果涂山氏真的就是女娲或与女娲有某些朱丝马迹的瓜葛的人物,巫师的假说就有了一个新的证据。《史记·夏本纪·索隐》引《世本》说:

  涂山氏女名女娲。

  《正义》引《帝系》云:

  禹取涂山氏之子,谓之女娲,是生启也。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创造万物的神圣女神,是女始祖、女先妣、女巫师,洪荒之时,是她炼五色石把残缺的天补起来的,因此她的身世与石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女娲作为创世者,有巫师的本领,能“一日七十化”(《楚辞·天问》注),能“化万物”、用泥土造人,能致雨(《论衡·顺鼓》:“雨不霁,祭女娲”)。石头在古代也常常被用来作为施行巫术的工具(如由于天象的变化石头上会出现水珠,这种自然现象在原始初民眼里,就成了神灵显现的一种征兆,因而常常被用来作为祈雨的工具就是一例)。

  (二)石头又是具有生殖功能的,唯其具有生殖功能,涂山氏才能在化石之后生出一个活生生的夏王启来。石头的生殖功能来源于前面论到的社主的生殖功能,社以石为主,因此,石头的生殖功能是石主的生殖功能的一种扩大和延伸。艾利奇。纽曼(?Erich Neuman )说:石头是母亲的象征。在故事中,石头代替了母亲的地位。〔7〕涂山氏化为石,石开而生启,同样,石头代替了母亲的地位,自然石头就成为母亲的象征了。陈炳良说:“禹从鲧的身体中出生,意味着鲧从母系到父系氏族制的过渡。……禹生于石的故事亦可以此来解释。……禹和启生于石的传说显示出婴儿从肚腹出生的幼稚思想。而在启的故事中,那破碎的石头使我们想起了希腊洪水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生还者杜卡利安(Deucalion )和派娜(Pyrrna )把石头抛向自己的背后,它们就变成了人。”〔8〕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05-12-0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民族报:“2010十大宗教学观点”
下一条: ·[葛剑雄]中国人的信仰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
·[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
·[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
·[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
·[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