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晓葵]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
  作者: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7 | 点击数:13032
 

  仅仅有资料和数据,还是不够的。要形成社会记忆,还需要唤起这些记录的装置。在阪神大地震灾区,各处都有殉难者的纪念碑。现在的不完全统计就有236处。这些纪念物遍及学校、社区、工厂、车站等公共空间。时刻提醒着人们别忘记那悲惨的一页。每年1月17日的地震纪念日,市民团体还组织步行祭拜纪念碑的活动。他们编制了纪念物的分布图,殉难者的亲人朋友沿着图示的路线一起行进,共同缅怀逝去的亲人,互相安慰破碎的心灵。

  这些纪念物和定期举行的活动,纾解了受灾者的精神创伤。也使整个社会不断唤起对灾害的记忆,避免随着时间的流逝,灾害的记忆被“风化”、消失。

  灾害的“文化化”

  无论人类文明多么进步,我们终究无法摆脱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十年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和地质滑坡等,大多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但从反面说,灾害往往成为人类进步的推进器。日本学者藏持不三也研究欧洲黑死病的历史。他提出了灾害的“文化化”的视角。所谓的“文化化”,是“把自然-兽性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破坏力转换成为文化创造的力量”。藏持在他的专著《黑死病:欧洲的民众文化和疫病》中,通过对黑死病在欧洲流行过程的分析,在介绍黑死病对人类生命、文化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进而指出了黑死病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作用。黑死病夺去了欧洲近3亿人的性命,但在和黑死病对抗的过程中,人类发明了检疫制度,确立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焚烧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公共垃圾箱的设置,公共浴场的建立等公共卫生的种种规范,防疫医学的概念也由此产生。同时,欧洲人通过纪念碑、纪念活动、文艺作品等,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并通过持续不断的纪念活动,唤起这些历史的记忆,使其成为整个欧洲社会文化的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这次汶川地震,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地震后,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比如民间志愿者空前活跃,人与人互助意识的提高。地方对口援建产生的对国家认同的直接体验,重建时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防震标准的提高等,都是通过在同灾害抗争的过程中社会进步的标志。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不单纯是悲伤和牺牲,它同时意味者变革和创造。

  为了忘却的记忆

  2008年8月,在书店震灾书籍专柜上,笔者发现了两本和汶川无关却和地震有关的书,一本叫《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和汶川地震书籍的“感动、震撼”的基调相比,它的笔触则显得冷静、平淡。唐山、天津、北京的61位地震亲历者讲述了自己受灾、获救的经过和自己后来的生活经历。淡淡的哀愁、深沉的思考是贯穿全书的脉络,救灾和感恩不再是地震记忆的惟一视角,人们开始思考地震发生后我们社会的各种反应和背后的政治、文化的原因,地震对个人人生的影响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深层次问题。地震过后30年,这些深藏在人们心中的民间记忆被重新挖掘出来,足以表明我们的社会需要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留给自己和后代。

  另一本是钱钢的《唐山大地震》,这本书可以说是惟一能称得上全方位记录唐山大地震的作品。它的魅力是每一个读过它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的。该书1986年出版以来,1996年推出修订版,2005年又出版了30周年纪念版,足以说明这本书的价值。钱钢把大量个人的体验和科学的统计结合起来,像法官通过各种证据再现案件、历史学家根据大量史料重构过去一样,把唐山地震的全貌展现了出来。作者没有把唐山大地震仅仅作为一个特殊的突发事件来处理,而是把地震作为人类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来讨论当时的唐山和中国。它不但有铭记死亡、传达地震的恐怖为今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的作用,而且会促进有关地震的社会记忆的积累,提高整个社会传承的持续性,防止灾害记忆的风化和消失

  我们期待像《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有关汶川地震的真正记录早日出现,惟有如此,“不要忘记过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汶川地震才会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记忆。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没有一个农人会因贪恋田园风景而放弃耕作,也没有一个牧人会因观赏落日的绚烂而忘记回家。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一个受灾者会永远沉迷在悲哀和感动中忘记日常的生活。“日常”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把一切拉回到原来的轨道。在灾区,地震的痕迹将一点一点消失,时间会让一切记忆模糊,但是,下面的新闻会让我们警醒。

  1998年3月26日夜,日本神户市中央区第七临时住宅所,一位67岁的老人孤身一人死去。至此,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以来三年,这种“孤独死”的人数达到200人。

  2009年4月20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于凌晨两点左右,在家中自缢身亡。据说,这是汶川地震后自杀的第三位干部。

  地震过去了,但是它还在杀人。

  从唐山到汶川,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我们需要记录这段历史,把千百万个人的体验、经历记录下来,并转换成我们民族的记忆。这是我们对后代的使命,也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灾害并不是在我们忘记它的时候发生,而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它而发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2009-05-06 16:44:5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明珂]边界·移动·抉择:《游牧者的抉择》结语
下一条: ·[王晓葵]解读日本战争纪念碑:刻在石碑上的日本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
·[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
·[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