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王霄冰]礼贤城隍庙:地方历史与区域文化的“记忆之所”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18 | 点击数:20219
 

  三、关于巡游路线改变的传说

  城隍爷在庙会期间被抬出去巡游的路线,据说最初是从礼贤到河(须江)对岸的安库村。后来,巡游的目的地被改成了河下游的安坂(土话发音为“安蓬”)村。有关这一改变的原因,村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因为新塑的城隍爷像的木头是从安坂采来的,所以那里应是他的“老家”。另一说则是因为在一次巡游过河时翻了船,就有了“过溪勿迎”的规定。有关第二种说法的传说大意如下[⑦]:

  农历五月十五是礼贤城隍庙的城隍菩萨生日,所以这一天要举行热热闹闹的迎佛活动。巡游的地点,最早是到河对岸的安库。但有一年,城隍庙会日前夕,须江大地连降暴雨,礼贤村前的河上洪水狂涨。古时河上没有建造坚固的大桥,沟通礼贤与安库两岸的只靠小木板桥和小渡船。当时,因小木板桥已被洪水摧毁,大家只能用一艘小渡船送城隍菩萨过河,迎佛队伍则留在河这边。当小渡船行至河中,正好遇上巨浪猛烈撞击,船翻人淹,城隍菩萨也被洪峰冲去。正当人们大失所望之时,河下游的安蓬村民却发现城隍菩萨进村了,保佑八方平安了!他们一边派人打捞城隍菩萨,替它洗净身子,一边给礼贤庙会报信,并从庙会带回干净的衣服和龙袍为菩萨更衣。

  当日,安蓬人全村出动,敲锣打鼓,非常热闹地将打扮一新的城隍菩萨送回城隍庙。庙里庙外,人们在争看热闹的同时,七嘴八舌地纷纷议论:真怪!如此汹涌的恶浪洪水,却为何城隍菩萨没有被冲远而去?翻船被淹的人因何能顺利逃生?正当人们觉得不可思议时,从香客群中走出一位老者,捋了捋嘴上的胡须,道:“大家不必说三道四,这回是城隍菩萨显灵,告诉大家年年过河去安库迎佛有汛期的洪水危险。为保佑百姓平安,以后就不要过河去安库了。既然今天城隍菩萨在安蓬得到新生,安蓬便是他的再生娘家了。来年就往安蓬去迎佛好了。”人们觉得他说得有理,就提议问问城隍菩萨是否同意这样做。于是,庙会主持便在城隍菩萨面前边问边连续抛掷了三次茭杯,结果是一对茭杯三次落地时都一阴一阳,表示三次都是同意的。这时,人们才明白,这一切真的都是神灵的意图。再回过头来看时,那位老者却已经不知在何时消失了。

  从这个故事的主题(巡游、洪水、浴佛)中,我们可以猜想,五月十五日的城隍庙会很可能和古代祭祀水神、祈求风调雨顺的某种风俗有关。据说古代每年的五月十三左右,礼贤必发大水,被叫做“端午水”或“五月十三水”,也能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日期过节。由于节日最初的动因被慢慢地忘却了,人们就把它转嫁到某位与本地有关的历史人物(城隍)身上,把它当成是他的生日来庆祝。其活动内容也和佛教及其他民间信仰的习俗纠集在一起,最后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当然这些只是猜测,由于史料的缺乏,要想一一追溯和恢复该节日的历史发展过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但可以确认的一点是,礼贤的城隍庙会在历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日期和仪式的内容等等,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例如,据庙管会分发的资料介绍[⑧],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四月初八日,日本军队侵入到本地区,百姓四处逃散。当年的城隍庙迎佛活动被迫中止。是年七月,日军退出本地,百姓得以回归家园。为了庆祝这一事件,也为了祈佑平安,庙会特别在十月十五日补办佛会典礼。自此之后,到解放后停止活动为止,每年都要举行春秋两次迎佛会。

  四、礼贤城隍庙会的当代复兴

  1949年后,城隍庙的庙会活动一度停止。建筑物本身在文革中也遭到了破坏,戏台被毁,很多文物被剽窃。1982年礼贤城隍庙被公布为江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在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建筑物的主体得以修缮。由于城隍爷的雕像也已经不知去向了,所以1997年,人们先是用木头雕了一尊较小的城隍爷像。在此期间,陆陆续续地有一些善男信女来庙里朝拜,村里为方便管理,就于1999成立了城隍庙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村干部或者退休后的村委会成员担任。同年,他们又重塑了一尊较大的城隍爷彩色塑像,把原来木雕的那一尊摆在了塑像的前面,准备将来抬出去巡游用,村里人称之为“副城隍”。

  近年来,每年五月十五来庙里朝拜的香客越来越多,一天的访客可达上万人。适应这一需求,庙管会开始考虑出台一些配套节目和服务项目。2007年的庙会期间,笔者由于其他课题的研究而没能亲自到现场采访,便委托居住在当地的几位亲友帮忙前去搜集资料。他们回馈回来的情况大致如下:

  农历五月十五日早晨,香客们很早就从四面八方赶往城隍庙,因为大家有“抢烧头香”的动机,认为拜城隍拜得越早就越吉利。所以一大早礼贤街上就人流成群,拥挤不堪。凡是已拜过菩萨、烧过香、助过缘,胸前都戴着红色的彩条作为标志,在人群中很显眼。街上还有很多商贩,出售红烛、香纸、塑料花、各种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

  远道来拜佛的香客烧完香后要在庙里吃“香饭”,吃饭不仅是为饱肚子,而且也是沾吉的事。供应香饭和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安排住宿,也是庙管会在庙会期间所提供的最主要的服务之一。餐厅就设在村大会堂里,有四十多个餐桌。厨房里有40多名系着带有城隍庙标志的白围裙的工作人员,分成烧饭、烧菜、管酒、走堂、洗菜、洗碗筷等若干小组,各负其责。外面香客们坐满一桌就上一桌饭菜,吃完一拨再换一拨。饭菜全是素的,每人收两元人民币。香饭的供应一直到下午三时才结束。

  由于庙门口的戏台没有了,所以当代的城隍庙会就缺少了演戏等的热闹节目。另外,和过去不同的是,巡游的时间改成了早上。由于政府规定宗教活动只能在宗教场所内部进行,所以这几年城隍爷都没有抬到街上去巡迎。当天巡迎的队伍按前往后排列的只有:一面庙旗、二把掌扇、扮演成十八罗汉的队伍、彩旗(三十多面)等,其中有三班锣鼓和铜鼓乐队穿插其中。

  庙里的城隍爷则换上了香客捐献的电脑绣花新龙袍。由于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捐龙袍的人也多了,所以换上的新衣就不用像以前那样再换下来了。但殿里烧的香却由柏木香代替了檀香。当天上香揖拜的香客们络绎不绝,以早上和中午最为拥挤。下午两时许,人流开始渐渐消退。

  另据庙管会提供的数字,五月十五日这一天的人流量达万余人。来赶庙会的,除本地和周边地区的老百姓之外,也有来自周边的福建、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香客。拜佛用的蜡烛超过10吨,未点完的蜡烛头堆在门口,后来用一辆装载量为5吨的汽车才一次性运走。吃饭的香客达250多桌(每桌8人),计2000多人次,共消费大米500多公斤。村里来帮忙参加服务的工作人员达100多人。

  尽管如此,一些经历过传统的城隍庙会的老人们还是反映说,过去的庙会要比现在的热闹得多,如今的活动还只相当于古时的“初级阶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王霄冰空间

上一条: ·[黄宇雁]祗园祭山鉾巡行与“二十四孝”
下一条: ·[田兆元]让封建迷信一词作古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目录·[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