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贺滟波 刘光洁]“白毛女”故事源流考
  作者:贺滟波 刘光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18 | 点击数:7926
 

  相比于历史上的毛女神话,歌剧《白毛女》的叙事来源———民间传说“白毛仙姑”与之有何关联?综合历史上的毛女神话,我们发现故事的基本模式如下:

  (1)一个姑娘逃跑,为了免受虐待。

  (2)她在森林中靠吃松树叶生活,因此全身长满了白毛。

  (3)她因此能飞。

  (4)她被诱使吃了人的食物,不会飞了,又失去了毛。

  艾伯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中加以分析,这姑娘是童养媳、皇帝的妃子、一个遇难的樵夫;虐待的行为是替婆婆干重活,皇帝死时要她活着陪葬;而故事类型的结局可以置换为如下母题:姑娘成了一个地方神。显然,艾伯华对毛女故事的分析基本指出了历史上毛女神话与1940年代“白毛仙姑”民间传说之间的共性。不管历史上的毛女形象如何不同,神话及其所负载的文化符号并不会彻底地走向断裂,而是在历史语境中不断延续,这种延续性促使“毛女”在1940年代逐渐复刻为“白毛仙姑”。

  从贺敬之提供的版本来看,现代“毛女”拥有双重身分。第一重身分是贫家孤女,佃农的女儿,普通民众将其复刻为集青春、活泼、美丽、善良、勤劳等所有美好品质于一身的农村少女,这与历史上的秦宫女玉姜、鱼道超等毛女形象有所不同。另外,这种断裂性还体现于少女的经历,其所遭受的外力也并非来自国家战乱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反而是犹如俄狄浦斯王式的命运悲剧,即使经过努力、抗争与逃避,依然无法摆脱来自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迫害,这种迫害在“白毛仙姑”的民间口头传说以及歌剧《白毛女》的文本生产中,都被限定为来自对立阶级、恶霸地主的骄奢淫逸与无耻贪婪。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按照历史上毛女神话的故事逻辑,少女进入深山会得到高人指点进而成道成仙、长生不老,但是,在前述贺敬之记录的版本中,少女孤苦无依、艰难度日,神话传说中的“松叶”“玉液琼浆”皆无踪迹,而是靠奶奶庙里的供享来延续生命,同时,少女的拯救者由得道高人置换为区干部等八路军。可以说,现代“毛女”从身分、经历等方面都发生了断裂,高高在上以“神仙”自居的毛女玉姜、鱼道超、仙姑等毛女文化序列形象特质完全消失殆尽。但是,少女出逃、躲入深山而寻求保护、对于被拯救的渴望,这些又体现了毛女神话的延续性。其中,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山”,不仅成为连接神圣世界与凡俗世界的中介,也是天堂与地狱、美好与罪恶、善良与丑恶等二元对立品质中间的“一线之隔”。

  第二重身分是外形恐怖似鬼的“仙姑”。这是一个矛盾的存在。“白毛仙姑”民间传说采用的是《抱朴子·仙药》所承继下来的“人———仙———人”的故事模式,唯一不同的是,成“仙”成道、追求长生不死的飘逸与灵动被置换为披头散发的的恐怖外形。事实上,民众对这一形象的复刻并不是无中生有,而可以追溯至《山海经》中“毛人怪”的讲述以及几千年来盛行于民间的鬼神文化传统。明唐冑《(正德)琼台志》对此有相关的记载:

  文昌山中有毛女,山魈类也。祼身长乳,土人谓之“长奶鬼”。白昼入人家,欺人。国初,时有见之者。今人气盛,则无矣。时俗犹呼之,以惊小儿。今都肄场,端午剪柳,肖其像,用惊人马。

  这里的“山魈”,即是“野人”,但是并不完全等同于《山海经》所记载的“毛人怪”。因为民众对“山魈”的想象不仅包括外形特征上的描绘,而且还暗含既恐惧又尊奉的敬神心理,进而发展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间习俗。如在光绪壬辰重修《临高县志》卷三《纪异》中,“惊人马”一语被替换为“驱神”。由此观之,“白毛仙姑”的口头传说以及歌剧《白毛女》的文本都或多或少地延续了这种民族文化因子和审美想象。

结语

  由此,不难发现,相对于历史上的毛女神话而言,1940年代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既是延续的,又是断裂的。就字面意义而言,“白毛”特指头发变白,强调的是恐怖的视觉形象,这体现了民众对“鬼”的想象。与此同时,“仙姑”一词又暗合了民众景仰、崇拜神灵的心理。就毛女文化系统来说,关于毛女为“仙姑”的记载,可见于宋代对毛女神圣地位的推崇以及《张生煮海》等元杂剧的文本讲述中。

  故而,在1940年代,“白毛仙姑”这一民间传说在毛女文化系统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融入了鬼神文化因素和文化心理,从而将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鬼文化与神仙文化)和文化心理(景仰与恐惧)惊人地统合起来,将现实中的凡人(“喜儿”)、外形恐怖的“鬼”与具有神圣地位的“仙姑”这三种完全不同的身分整合在同一文本的叙事中。由此,在歌剧《白毛女》的文本讲述中,民众对“现代”毛女的复刻呈现为一种既矛盾又依存的状态,世俗化与神圣化的逻辑交织于文本的叙述中。在毛女神话流传的谱系中,“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发生了重要的“革命”。

  (本文刊载于《民族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黄永林]追踪民间故事 建构故事学体系
下一条: ·[顾希佳]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
   相关链接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孙正国]历史原点·神话谱系·文化建构
·一场寻根问源的集体跋涉·[覃德清]壮族神话谱系的构拟与神圣空间的生成
·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及署名问题·起点中文网发起编撰神话谱系活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