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黄永林 韩成艳]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
  作者:黄永林 韩成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24 | 点击数:11553
 

  三、突破“口头传承”局限,注重现代传媒

  从世界民俗学早期的实践和学科界定中,我们可以大致概括出它的主要特点:一是口述性,二是传统性。前者是其主要的存在和表达形式,后者则旨在强调其历史传承特性。在人类学的用法中,“民俗”这一术语常指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谜语、歌谣和其他以口头语言为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因而,民俗可以被界定在语言艺术范围内。(2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的人类学教授威廉•巴斯科姆(William R Bascom)有一句名言:“所有民俗都是口头流传的,但不是所有口头流传下来的都是民俗”。“在无文字的社会里(人类学家传统上对这类社会有很大兴趣),一切结构制度、传统、习俗、信仰、态度和手工艺都是以言词教导和示范作用口头传下来,当人类学家同意将民俗定义为口头传承时,他们没有注意到,正是口头传承这个特点,才把民俗与文化的其他事项区别开来”。(23)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弗朗西斯•李•阿特利(Francis Lee Utley)在1916年发表的《民间文学:一个实用定义》一文中认为,为了使民俗的定义与实际民俗研究相适应,有必要采取“实用定义”,他说:

  为了我自己实用便利,我采取一种非常简单的表述,即:民间文学无论在哪里被发现,与世隔绝的原始社会也好,接近文明边缘的社会也好,都市社会或村落社会也好,上层统治者与下层阶级也好,他们都是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学,“口头传承”这个关键词的应用价值是很大的。(24)

  在传统社会里,民众一般被限制在某个相对稳定和封闭的群体或村落里,生产和交往的人数、规模都十分有限,环境范围并不很大,也并不是很复杂。这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更多的是建立在“第一手信息”的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通过口头来进行,人们对事物和生活的认识总是和特定的地域或地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民俗文化多属于口传的文化,人们通过直接的对话与交流使得本民族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承一次次积淀在活形态的民俗活动中。

  由于传统民俗学强调民俗的口头性特征,因此,十分注重口述史和口述传统的研究。口述史(oral history)与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虽然都是以口头叙述的方式呈现,但前者受到个人生命周期的限制,主要是对个人亲历的生活事件及感受的叙述,一般关注较近之过去的经验,而不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记忆,它通常表现为老百姓记忆与叙述自身经历的个人生活史、家庭史、宗族史、村落史。后者则是世代相承的口述证词,主要指比较定型的、程式化的、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文艺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民谣、谚语等文艺样式。口述历史最为突出的功用在于收集口述凭证,弥补文字资料的不足。而作为集体传承的程式化了的口述传统则是唤起民族历史记忆,激发其自我意识,进而建构族群认同边界的主要依据。简而言之,口述史与口述传统,前者是经历,是个人叙事,而后者则是记忆,是集体记忆和表述。

  然而,随着对民俗认识的深入,民俗被认为是或者是应该是“口头传承”的观点,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阿兰•邓迪斯在《什么是民俗》一文中指出:

  首先,无文字的文化(人类学家称之为“无文献文化”)几乎全靠口头传承,例如语言、狩猎技术、婚姻习俗等,都是口头传承的,但很少民俗学家将这类文化资料看作民俗。而且,即使在有文字的文化中,一些口传信息,如怎样开拖拉机,怎样刷牙等,一般也不看作是民俗。由于口传的东西并非全是民俗资料,所以仅凭“口头传承”本身,并不足以区分民俗与非民俗。

  第二,某些形式的民俗与口传形式相反,几乎完全是以书面方式存在和流传的。例如签名册上题的诗句、书籍眉批、墓志铭和传统信件(如连锁信)。实际上,一个职业民俗学家,决不会仅仅因为某个民间故事或民歌,在其生活史上的某个时期,曾被书写过或印刷过,就说它不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围。当然,一个民间故事或一首民歌,如果从来未经口头流传,他必定会声明它不属于民俗。它可能属于在民间形式基础上创作的文学作品,但它本身却不是民间形式。自然,上述书面形式也是极少以口头形式传承的。

  以口头传承为定义原则的第三个困难,是以身体动作为主的民俗形式,如民间舞蹈、游戏、姿势等,是否经过口头传承还是个问题。一个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和参加活动来学会这些动作,而不需要用语言来传授。在民间美术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传统的象征符号,如“卍”字符,就不是口头传承的。因此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说来,民俗的传承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语言和动作直接进行的。但有时也有间接性的,例如,当一位民间艺术家,模仿其他艺术家作品上的传统设计时,他可能与那位艺术家很少个人联系,或者甚至毫无联系。(2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以日新月异的惊人速度发展,充当了社会变革的先导,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剧变,它不仅对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对社会风俗,亦即我们所说的民俗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不断出现,当代社会已成为一个以“媒介环境”为基础的社会,现代传媒(如因特网、电视、广播、报纸、图书、录像录音等)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面临着和传统截然不同的信息环境,现代传媒将人们投入到一个更大的开放性的民俗生活环境中,人们运用现代传媒改变和制约着自我。在这样的民俗生活背景下,人们应对日常生活挑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现代传媒在影响着大众生活的同时,也以现代形式反映现代民俗生活。(26)德国民俗学家保•辛格尔对现代传媒技术与民俗的关系作过论述,他认为,现代技术世界的发达表面上造成了许多不利于民间文化生存的条件,但在现实上现代技术世界的时间感及交通、大众传媒造成的跨越式的空间,以及社会分化的强化,促使民俗活动的节奏加快,为民俗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涵盖面,使之可以通过互联网的通讯技术传递到超地方的领域中,并为不同社群的认同和联谊提供机会。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现代传播媒介反映、影响乃至包容民俗生活及其变迁,它首先发挥其最基本的文化表述工具的功能,不断塑造民俗主体,在民俗传播中发挥特定的能动作用。现代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的民俗跨时空转移传播、发展,人们可以更快捷地接触到更多民俗文化,各地区之间的民俗也互相交融,并可能产生新的民俗。现代传媒介入人们的民俗生活中,这时人们在活动中接受到的文化信息,已经不再是原初的自然形态的信息,而是经过加工过滤的信息。现代传媒经常与某种民俗文化绞合在一起,形成流行文化,形成新民俗。一个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诞生的现代化大众媒体,一个是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人间风情,两者的结缘完全取决于它们本质特征的趋同性以及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性。(27)

  有学者指出:“民俗是一种社会力量,具体而言,民俗是个人社会化的一种推动力和制约力,每个社会成员个体无时不在这种力量的动态过程中力图建立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其中,对符号以及符号创作和控制的形式及常规的掌握,也就是个体获取在这个社会动态中把握自己的技能和工具,这里的符号形式及常规、工具等指的也就是传播媒介,这样,传播媒介必然要和民俗及民俗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因此,接触和使用传媒成为个人与社会交往或者说人们民俗生活的重要方式,接触和使用传媒的方式成为民俗生活的表现和再生的方式,规范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程式和常规就成为民俗生活生存和变迁的重要社会基础。”(28)传播媒介和民俗生活变迁,其实质也就是传播媒介和文化变迁的问题。在“媒介环境”之下,不同地区具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借助媒介来“共享”同样的文化。因此,民俗学应从孤立事象的研究转向面向“生活世界”的研究,从注重“口头传统”转向注重现代传媒,立足于当今文化和民俗生活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当今一切文化均处于“媒介环境”中,并且传媒日益成为社会和民俗生活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这一主题进行具体阐述。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全球信息传播技术更新和全球媒介市场条件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已经变化了的民俗事象,关注民俗学的未来,将我国民俗研究引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程巍]迷雾一般的计划: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联省自治”
下一条: ·[朱刚]民俗学的理论演进与现代人文学术的范式转换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