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调查:城里春节放花炮习俗在弱化?
  作者:记者 王东亮 金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4 | 点击数:10687
 

  现象二:幼儿园娃娃

  也知花炮有污染

  家住马连道的张翔女士今年只买了100多元的花炮,本想让上幼儿园的儿子高兴高兴,但除夕夜孩子的几句话, 让她决定以后不再买鞭炮了。

  张女士说,虽然花炮都挺贵,但她还是鼓励孩子放一些,为的是给孩子留下过年时热闹喜庆的美好回忆。谁知当晚全家下楼放鞭炮时,儿子望着鞭炮放完后腾起的团团浓烟,捂着鼻子问:“妈妈,放鞭炮是污染吗?”这话让她意外,没想到孩子小小年纪, 环保意识还挺强。

  回到家,张女士上网搜索,想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结果发现网上还真有很多人在议论这个问题, 并且列举出鞭炮烟雾的种种危害。有人呼吁,放鞭炮会加剧空气污染,请大家别再放鞭炮了。临睡前,张女士把儿子揽到身边说:“放鞭炮确实会污染空气,明年咱不放了。”

  燃放鞭炮污染空气不说,震耳欲聋的炸声也是噪音。在海淀某小区居住的刘先生告诉记者,除夕夜他到父母家过年,初一回家时发现,自己心爱的一条热带鱼竟从鱼缸里蹦出来, 死了。正纳闷呢,临窗冷不丁一声鞭炮炸响,惊得缸里的鱼群,嗖嗖嗖地乱窜。“噪音也是污染呐, 鱼且如此, 人何以堪。今年我就没放鞭炮, 自己想清静也不想干扰别人。”

  家住金鱼池东区的侯女士也深有感触, 因为住家离楼下的平房区非常近, 年年春节深更半夜有人挨着窗户放炮, 让人心颤。侯女士说, “节前爱人还想买鞭炮呢, 我告诉他, 你也在人家窗户底下放啊? 别招人烦了!”

  【专家点评】

  烟花应该更环保

  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于建华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的确会影响空气质量,在现有条件下市民少放烟花有利于身体健康。他进一步提议,在过年的喜感和身体的健康二者如何兼得方面,烟花爆竹生产商应该有所作为,推陈出新,制造出更多更花哨的环保烟花供市民选择。

  有“懂行”的网友建议,爆竹最初就是用火烧竹筒子,现在完全可以在南方多种些速生竹林,春节前砍了用来制成环保型爆竹出售。

  现象三:老辈儿“炮粉”

  曾被炸伤从此远离

  南四环怡海花园,每年都是燃放烟花爆竹的集中点。在此居住的陈女士打小就觉得过年放鞭炮添喜兴。结婚后,公公胡老爷子和丈夫也是“炮粉”(花炮爱好者),每年家里都要准备很多,除夕夜一起下楼燃放。

  可是, 这种习惯在胡老爷子一次被鞭炮意外炸伤后就全改变了。

  陈女士告诉记者,大前年,公公在放鞭炮时,被一个横蹿过来的炮仗炸伤了前额,赶紧去了医院治疗。那年春节,一家人过得都挺郁闷,打那以后全家再也不放鞭炮了。

  “现在家里人都意识到,放花炮隐患其实不少,尤其在人多的时候。”陈女士说,今年除夕夜,全家人要么看电视, 要么打牌, 要么聊天,都没出去, 鞭炮的事儿压根儿没人提。

  【专家点评】

  花炮装药量得减小

  北京市治总危管支队副支队长杨玉国介绍,以前的花炮“劲儿”小,不“炸耳”,但现在有的花炮装药剂量大,声音震耳欲聋,燃放有一定风险。现在的组合烟花能打到200米高,如果倾倒炸到人可不得了。装药量应该适当减小,以确保安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2012-02-03 第9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福泉]云南丽江:纳西人的过年祭祀习俗
下一条: ·[李治邦]天津年文化:那些出彩儿的老玩意儿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杨丽云 刘玉珍 秦婕]苏元春与抢花炮习俗之间关系研究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郝倩]年俗中的“内丘神码”暨张夺村民对其认知程度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