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吴真]西王母背后的唐代社会与唐代女性
  作者:吴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3 | 点击数:18803
 

  此书第一章“至高无上的女神”追溯了唐代之前的西王母崇拜和她与人类交通的历史,从而勾勒出西王母的文学主题形式和叙事功能。西王母故事所反映出来的追求长生、神人之恋、情人身份的统治者与爱情分离、长生不老与死亡,为后代仙传与诗歌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文学题材。

  第二章“天地的主宰——金母”把西王母与人类交往的历史,分成神名、神诞、神相、神的仁慈、神居住之所等各个文学母题,一一加以条理分析。本章将道内仙传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和唐诗对读,先考察杜光庭笔下的西王母,然后再对照唐诗,从而勾勒出宗教西王母与文学西王母的异同。

  第三章“天池之畔的白云之歌——与神话中的女神相遇”考察西王母与君王、古代神灵的交往。唐人诗歌、小说频频描写历史上黄神、穆天子、汉武帝等君王与西王母的交往,这些文学表达出爱与迷失、长生与死亡、政权与神力等一系列主题。在西王母故事的众多主题之上,柯素芝认为有两个主题始终贯穿于中:宗教超越 (Transcendence)与神圣激情(Divine Passion)。

  第四章“寿桃之享:帝王与仙人”进一步讨论西王母降道教神茅君与降汉武帝的不同表现,探讨“超越与神圣激情”在道教上清经典和世俗文本的不同面向。

  第五章“侍其旁,得其道——唐代男性文人”通过西王母降临唐代普通民众的经历,探讨西王母在唐人宗教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西王母是唐代男性高度崇拜的女神,代表了男性理想中的模范女性形象。她经常授予男性智慧和正统身份,而给女性则带来恩赐和保护,这其实反映了唐代男性文人对女性神师的想象与欲望。

  唐代妇女尤其崇拜西王母,女道士、贵族妇女、歌伎、寡妇与尼姑等社会各阶层妇女,以诗歌形式写下她们对西王母女神世界的向往。第六章“王母的侍女——唐代妇女”探讨《墉城集仙录》所体现的道教女性观,唐诗如何借用赋予西王母的女神意象描述现实中的女冠(如焦炼真),唐传奇又如何处理女神与凡人相恋的主题。

  二、仙传与唐诗的主题比较

  道士杜光庭将道教上清系经籍中的西王母形象予以贯通,整编于《墉城集仙录》一书。这是一本有着浓厚道教上清派“神仙位业图”背景的仙传,而唐代诗歌由于作者的背景不一,一般被认为是均质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宗教超越与神圣激情》精彩之处,在于道内仙传文学与唐诗的对读,从而进行“宗教与世俗”、“肉体与灵魂”之类的宗教文学研究。

  作者先《墉城集仙录》而后唐诗,相比较之后得出一些有趣结论。如唐诗并不如仙传那样关心西王母的仙阶、传授和救度(salvation),甚至从未提及道教强调的西王母在宇宙创生过程中的作用,诗歌对西王母与凡人的交往、神婚、西王母给凡间帝王带来的礼物与长寿等主题更感兴趣。而唐诗中大量出现的“青鸟殷勤为探看”的文学意象,在《墉城集仙录》中却无一处提及。

  本书在同一主题不同文本的对读之中,经常指向文体学的比较。作者认为《墉城集仙录》着力于尽可能清楚地呈现西王母的正确道教教理含义,而唐诗更注重表述的抒情性,以塑造动人的文学形象为首要任务,因此两种文体在西王母叙事上皆有所取舍。比如唐诗里凡人与侍女之爱中那个粗暴而纵容的西王母,体现在道教仙传中则是宽容的慈母形象。两种文体的对比既是此书之精彩之处,也容易进入二元论的陷阱:如何限定道内文学与道外诗歌的界限?作者在举例说明文学的西王母印象时大量引用曹唐、孟郊、吴筠、柳泌、陆龟蒙的诗歌,但对这些身份为道士的诗人的道派背景却没有一处论及。由于唐代诗人多半有着道教文化背景,其中还有不少像吴筠这样的正式入道受法箓的道教中人,造成文学与道教经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场景。如果说杜光庭《墉城集仙录》代表的是道教文学,那么曹唐等入道诗人创作的诗歌何尝不也是道教文学?因此本书把曹唐等人的诗歌做为一般的文学,拿来与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做比较,如此的主题比较得出的文学主题差异性,能有多大的普遍性?值得质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唐代的年节
下一条: ·[吴真]唐代社会关于道士法术的集体文学想像
   相关链接
·[杨延平]汉代西王母神画嘉禾图像再探·[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吴新锋 胡港]甘肃泾川文旅景区中的西王母神话主义
·[高静]架桥求花:中韩祈子仪式的对比研究·[毕旭玲]神话中的西王母是“瘟神”?
·[钟宗宪]死生相系的司命之神·[赵宗福]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
·[张怀群]泾川西王母宫与西王母文化·[余粮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王母信俗
·[赵惠俊]笙簧里的变容:西王母神话中侍女形象的流变·[干春松]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不是夫妻,那她的配偶到底是谁
·第三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年会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邀请函·第三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年会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征文启事
·[吴新锋]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多元文化图景·青海·湟源西王母文化论坛顺利举办
·赓续中华道统 弘扬优秀文化·海峡两岸西王母故里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在泾川举行
·[张怀群]传承泾川西王母文化等遗产与旅行社建设·第五届青海湟源西王母祭拜大典隆重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