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我们的节日为什么越过越多
  作者:陈宇浩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8-11 | 点击数:6906
 

  年轻人回归传统 很多80后只过中国节

  “拥护传统,也是为了找个放松的理由”

  有人在创造,也有人选择回归。张铭全和女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很难想象,这个整天和最潮的嘻哈曲风打交道的80后,竟然从来都不过“2·14情人节”:“除非我交了个老外女朋友,才会考虑。”张铭全揶揄道。

  因为女友是跳民族舞的演员,张铭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影响:“她是那种很传统的女孩,而且对各种民俗节日都很有研究。”腊八节的时候,女友会给张铭全做地道的腊八粥;碰上端午节,她则会去河坊街买材料,自己缝制朱砂香袋。

  今年的七夕节,张铭全和女友决定去嘉兴做一趟短途旅行,因为当地的古窦泾村,至今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七夕习俗——走香桥。“就是用高香搭成五六米长的桥,然后对着牛郎织女星祈福。”张铭全如数家珍,其实古时候的七夕节,远比现在的情人节、圣诞节要隆重得多,“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会出去赶庙会,标准意义上的万人空巷。”

  如果说几年前对抗洋节日还是“以卵击石”,那最近一两年,传统民俗节日却大有向“主流”靠拢的趋势。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每年农历7月15的“鬼节”,已逐渐成为家庭团聚的流行节日,有点类似西方的万圣节。当天,全家人除了要吃蹄髈,还会简单祭奠逝去的亲人。

  在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看来,整体物质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传统节日“回归”的重要因素:“而且现代人越来越会创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马良则认为,许多年轻人其实并不清楚传统节日的含义,但他们也愿意做个“拥护者”:“就是给自己找个由头,找个放松的理由。”


  商业因素是推动力 杭城“七夕商战”升级

  有好几家自助餐厅推出888元“七夕大餐”

  节日名头剧增、传统节日复燃……背后牵扯的巨大商业链,才是动力最强劲的“助推引擎”。

  一位本地公关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早在5年前,杭州各家商场都还完全没有“七夕档”的概念,可从前年开始,“七夕商战”却突然急速升级。杭州大厦的企宣沈珏说,这几天,他们还没定出“七夕”的最终活动方案,商场的一些专柜就已经按耐不住开始打折:“按照以往的经验,化妆品、珠宝、香水、手表等,销售额都会在七夕有明显上涨,因为都比较适合拿来当送给另一半的礼物。”

  至于即将到来的“8·8爸爸节”,沈珏说,商场男装部的一些专柜,已经眼疾手快,打出了“8.8折”的优惠,“对于品牌来说,节日越多,往往就意味着商机越大。”沈珏分析道。

  本地的餐饮行业,同样把传统节日当成了重点突击的摇钱树。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饭店的“七夕价格战”,优惠幅度甚至超过了圣诞档。某咖啡店就在8月7日至8月17日专门推出了两款“七夕大餐”,提前预定,还能获赠冰激凌和巧克力火锅。当然,价格同样属于“不留情面”的级别。“今年七夕,杭州好几家自助餐厅甚至准备了888元的天价大餐,就不知道杭州人有没有这个‘消费情趣’了。”一位业内人士感叹道。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今日早报 2010-08-09 08:54

上一条: ·[刘锡诚]重建国学与节日文化——继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断想
下一条: ·重阳节:一个敬老并登高的日子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云莉 张隽波]植树节:一体多面的现代节日先行者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何杰峰]传统节日视野下的泰山信仰重构与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