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杨鹏:祭司、君王与知识分子
  作者:杨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5 | 点击数:14415
 

  第二种关系:教政分离

  大家如果仔细研究《圣经》,会发现旧约里面的祭司也是超越世俗君王的。《旧约》中,先知、祭司与君王充满了矛盾,君王也常杀害先知和祭司,但先知和祭司在民众心中的地位高于君王,杀害先知、祭司的君王的权位是不稳的。大家知道犹太的大卫王,就是那位用弹弓打倒哥利亚的少年英雄,他能当王,是由先知选定的。《圣经》旧约的撒母耳记中写道,耶和华对撒母耳说:“我差遣你往伯利恒人耶西那里去,因为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撒母耳见到了耶西的几个孩子,但都不是耶和华要选的人,撒母耳问耶系:“你的儿子都在这里吗?”耶西回答:“还有个小的,现在放羊。”撒母耳对耶西说:“你打发人去叫他来,他若不来,我们必不坐席。”耶西就打发人去叫了他来。这孩子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耶和华说:“这就是他,你起来膏他。”撒母耳就用角里的膏油,在他诸兄中膏了他。你们注意看,大卫能当王的前提,是先知撒母耳按神的旨意,膏了大卫。王是由先知来选定的。旧约里有一条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祭司对君王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但是在日常国家治理上,祭司与君王是分开的。祭司和先知可以指责王甚至可以更换王,但祭司并不直接掌握世俗权力。这种祭司与君王的分离,到《新约》以后就更明显了。有人问耶稣该不该纳税给凯撒,耶稣的回答是:“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这句话,被视为西方祭司与君王的分离、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分离的重要思想来源。政教分离,各管各的空间,这很重要。当然,耶稣生活的年代,罗马皇帝控制着耶路撒冷犹太世界,就算祭司们不想把治理世俗社会的权力分离出来他们也做不到。耶稣教政分离的说法,是对当时现实的承认,政治军事行政的统治权归罗马,宗教、信仰的事务仍由犹太人自治,犹太祭司是犹太人的精神领袖。

  耶稣开创的政教分离的精神传统,后来在美国结出了政教分离的果子,现在成为西方世界普遍的取向。既不是君王把祭司统治了,也不是祭司把君王统治了,宗教权力与政治权力是相互博弈的,精神权力与世俗权力是相互约束的,形成了另外一种社会精神生态。美国总统是世俗领袖,不是美国大主教,不是美国大祭司,不是美国精神领袖,他不能对宗教问题、大学教育问题随便指手划脚的,他的权力延伸不到那儿。有一个资料是很重要的,这是美国宪法修正案的第一条的内容,里面规定:议会不得制订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某种宗教的法律,不得制订限制言论、出版及和平请愿的权利。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or of the press,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这里将世俗政治权力从宗教和思想上排除了(言论和出版本质上是思想问题),教政分离有了制度上的保障。这个条款禁止世俗权力对宗教进行干预,这可能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系。一群新教徒在欧洲受到了镇压和迫害逃到新大陆,他们深深感受到了世俗权力对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多大的伤害,所以他们要求立法者必须给宗教自由。这里面没有说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因为当时的情况并不是宗教对政治的干预,相反是世俗的权力对宗教的伤害,所以就强调了对世俗权力的控制。

  第三种关系:政教合一

  中国历史上,有独立于政权的祭司队伍吗?好像没有。中国传统上有两个系统相对独立一点,一个是佛寺,一个是道观。大家看《少林寺》,当将军试图带军进入寺庙的时候,寺庙的和尚们出来阻拦,说此乃佛门圣地,你怎能闯入?佛寺围墙里,归和尚自治。道观也一样,内部独立自治。鲁智深打死镇关西,逃到五台山避难,为什么佛寺能让他避难?入了佛门乃法外之人,官府也就不追究了。武松逃难的时候扮演成“头陀”,一个道士,也是法外之人,世俗权力就会放他一马。所以说,中国古代的佛寺道观,有一定的自主空间。皇帝能随便到寺庙里把自己不喜欢的道士或和尚砍了吗?不是不可以,而是只有极少数君王会这样做,这里有一股文化或舆论的内在约束。这是精神或灵魂空间的相对自由。虽然有一些自由空间,但总的来说,中国的精神领袖们是被边缘化在社会正常的政治权力生活之外的。

  儒生能算是祭司吗?不是。读书做官,是冲着当官去的,他不独立于官场,他是为官场培养后备干部的。儒家有点像一个准宗教,这个准宗教的神就是“天”,或者是用的“上帝”、“昊天上帝”、“天帝”这些概念。不要奇怪我用了“上帝”这个词,这个词是中国古典词汇,在甲骨文里就有了,二十四史里,历代君王每年都要举行“上帝”祭典的。(PPT操作,电脑打开数字版二十四史),随便找一部,《旧唐史》,输入“上帝”一词,你们看,在《旧唐史》中就出现上帝祭祀一百八十多次。从“帝”到“上帝”,从“上帝”到“天帝”,从“天帝”到“天”,中国的最高人格神的称呼不完全统一,但先秦时称“上帝”是比较普遍的,今天则变在了“天”,天哪!意思就是“My God!”。《易经》上说:“圣人以神道设教。”在中国精神史上,有两个概念是很重要的,一是“天”(或者说上帝),一个是“道”,理解这两个概念,就理解了中国精神之源。

  “天”在人间的代表是谁呢?儒生告诉我们,这就是“天子”,上天的亲儿子,唯一的儿子,所以君王就是神的代表,或者君王本身就是神。儒生就是君王的祭司。在这个意义上,儒家是把朝廷当成了教堂,把君王当成了神的儿子、大祭司、大主教,这个意思,孟子讲得很清楚。《孟子》写道:“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这是说,上天降生了下面的万民,要当万民的君主,要当万民的导师,这是说要帮助上帝来宠爱万民。君师一体化,政教一体化。中国的每个君王都是天子,天子只有一个,所有的读书人都叫做天子门生。中国代表着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君王超越祭司,以君王为核心,政教合一。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为主流的,那就是说明中国是以天子崇拜为中心、以儒生为服务员的政教合一。中国有一个准宗教,这是以皇帝为崇拜对象、以官员为仆从的官场宗教。在这种情况下,君王不仅是世俗世界的主宰,也是精神世界的主宰。知识人物,如果不被纳入官场系统当一个官吏,就被边缘化到道观、佛寺中去,当然,道观佛寺也有一定空间,但与社会公共生活算是隔离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网 2009-06-11

上一条: ·[讲座]仲富兰:上海的开埠地文化及其民俗流变
下一条: ·杨鹏:中国信仰精神的源头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