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学术与生活:分道扬镳的合作者
——以各类“公祭大典”“文化旅游节”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26 | 点击数:20855
 
一个学者与一个政治家的决裂
学者与官员,两者对于女娲、黄帝等“民族始祖”价值认同的差异,早在80年前就曾有过一段著名的公案。
“五四”运动后,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思潮席卷了整个文化界,逐渐波及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随后借助于国家机器,打倒了孔家店,推翻了帝王将相的神坛宝座。1923年,顾颉刚在他著名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0]中,指出上古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的时代才虚构出了尧和舜;至于黄帝、神农,那是到了战国时才被想象出来的;所谓的“三皇”,是秦以后才有的概念;我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开天辟地的盘古,则更是到了汉代才发明出来的。
顾颉刚认为,自西周以至春秋初年,当时人们对于“古代”还没有什么悠久的推测,他们只是把本族形成时的传说人物当作自己的始祖,并没有推想更远的始祖。他们只是认定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始祖,并没有跨越不同部族之间的“共祖”概念。
直到春秋初年,所谓的“始祖”还只有一个“禹”。禹到底是人的名字还是神的名字,今天已经无法得知,顾颉刚认为“禹是上帝派下来的神,不是人。”到了鲁僖公的时候,禹才慢慢地由“神”落实为“人”。商族把禹当作下凡的天神,到了周族,才为禹脱去神的外衣,把他当成了最古的人王。
商周时期,黄帝、炎帝、尧、舜这些“中华始祖”都还没有生产出来。“帝”的概念在《诗》《书》中都是特指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神,绝不可能以“帝”作为人名的后缀,所以,“黄帝”这个概念是不可能存在的。
祭黄帝的传统始于战国时期的秦灵公(前424-前414年在位)。灵公在吴阳作上畤,祭黄帝,后来经过历代御用方士的大力鼓吹,再有《世本》的出现,硬替古人造了个所谓的“世系”,按照这个世系,大家全都成了黄帝的子孙。
顾颉刚这封信一经发表,即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论争。论争的后期,顾颉刚以他渊博的知识、严慎的思辨和雄辩的笔力,取得了空前的胜利。顾颉刚乘胜追击,随即以《古史辨》为题,将论争结集出版。这一学术事件迅速波及全社会知识界,“疑古”“辨伪”一时成为文化时尚,其影响所及,历80年至今而不衰。
数千年的黄帝信仰,就这样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的一封书信给推得摇摇欲坠。时任国民党中宣部长的戴季陶尽管非常欣赏顾颉刚的学问,但在读过《古史辨》之后,还是大吃一惊,“谓如此直使中华民族解体(无共同信仰之故)”[11]
1929年春,顾颉刚为商务印书馆编《现代初中本国史教科书》,认为三皇五帝都是神话传说而非历史人物,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这本书非常畅销,很快卖出25万册,影响极大。一些地方学政官员读到此书,既惊又忧,立马组织力量上书弹劾,诉其“非圣无法”,戴季陶作为国民党的宣传部长,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基于“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民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的理由,戴季陶提出,“学者的讨论是可以的,但不能在教科书上这样说,否则动摇了民族的自信力,必于国家不利。”随后,北平《新晨报》以《国府严禁反动教材发行》为题刊出此事,封杀了这本初中教材[12]
顾颉刚只是个学问家,他将“求真”“求是”当成自己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认为民族自信力本该建立于理性之上,三皇五帝既然不可信,就不该强行维持一种虚幻的假象。这在科学与理性逐渐成为新信仰的五四时期,无疑有巨大的号召力。
而戴季陶是个政治家,政治家只追求政治意义,而不问求真辨伪。在当时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民族危机时刻,戴季陶的考虑也不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面对同一个问题,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角色差异决定了顾颉刚与戴季陶的必然决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刘锡诚]北大歌谣研究会与启蒙运动
下一条: ·[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
   相关链接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邵凤丽]礼俗互动视野下祭祖礼仪文化内涵的历史传承
·[石峰]祭品的“经权”逻辑 :一个仪式解释的本土观点及其扩展讨论 ·[赖婷]礼俗互动视角下的民间节日祭祖体系
·邵凤丽:《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钟梦迪]松阳县叶氏祭祖的田野调查报告
·[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传统重建的内在生命力·[杨杰宏]多元化的南方史诗类型思考
·[曲木铁西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邵凤丽]当代祭祖礼仪模式初探
·[毕雪飞]春分秋分渡彼岸:日本佛教彼岸会与民间祭祖·三门祭冬,少长咸集聚亲情
·哈哈,中国人竟然也过圣诞节?·[张晓洁]从网络祭奠看传统祭祖新发展
·《祖灵的祭礼:彝族“尼木撮毕”大型祭祖仪式及其经籍考察研究》出版·[刁统菊 佘康乐]从“敬神”到“祭祖”
·[于晓雨]当代胶东农村的宗族习俗考察·陈建宪:祭祖形式应与时代发展同步
·“华人老家”山西大槐树文化遗产日推广“祭祖习俗”·山西洪洞大槐树将举办“中元节祭祖大典”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