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黄永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作者:黄永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09 | 点击数:707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特征与文化产业目标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生活的需要,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往往是以生产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和流传过程中表现出的这种“生活性”特征,体现出很强的“目的性”和“实用性”特点,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运作提供了文化意义挖掘的潜质和文化产业开发目的反思。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更是生活。从人本角度考虑,民众社会中的衣、食、住、行所蕴含的文化要素,涉及生产、生活、自然生态等多种复杂的因素。根植于人民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众最简单、最普遍、最朴素的日常生活需求,渗透在百姓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审美心理,与社会生活生产、宗教信仰、节庆民俗等活动密不可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以直接的精神生产方式,还是以技艺制作生产的产品形态,对于民众来说都是他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深深地融于他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在传统农耕文明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产生并被传承延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关系极为密切,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这些非物质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能够获得他们的广泛认同,对他们的社会生活能产生积极的效用。人民群众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和传播者,他们往往并不以生产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作为他们喜怒哀乐情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创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老百姓生活日常生活同步、与生活需求同在,体现出鲜明的“为生活的文化”的创造宗旨。

  “生活性”特征极为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被称之为文化,那是因为在民众极平凡的生活事项中蕴含着极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那些以精神传承为目的民间文艺活动,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和美术等,广泛流传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它们以特有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知,对于真、善、美等一系列感知的价值判断;而那些以物质生产为直接目的的技艺型活动,如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尽管产出的主要是物质形态的产品,但其中凝结着人们巧夺天工,独具匠心的精湛技艺,传达着人们对自然、地理以及朴素的人文价值的发现与阐释。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生活性”、“目的性”和“实用性”的文化经济特征,往往被我们在习以为常和理所当然中所忽略,而这些深层次的、最具根本性的特征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正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特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特征反映在内容上是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在表现在形式上具有贴近民众的特点,从文化经济资源角度来说,它不仅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的内容资源,而且为构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借鉴。从文化产业目的追求来说,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生活创造”的宗旨所体现出的文化生产的“目的性”和产品的“实用性”的文化经济原则,这对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为民众生活服务的宗旨和追求产品的“实用性”价值提供了依据与借鉴。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对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的与日俱增,传统社会中一些为上层社会所享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现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也使之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满足大众的需求。如景德镇瓷器烧制技术,尤其是御窑厂烧制的瓷器,最初只供皇室贵族或达官显贵专有,普通百姓是不可能享用的,现在景德镇瓷器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也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生活中。同样,过去用手工制作的仅为达官贵人所享用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现在用于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为普通大众广泛享用。在发展文化经济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与消费的生活化和大众化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与追求。

  然而,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泛文化经济”意识的过度泛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当今文化产业发展中,为了追求文化的经济价值,不少人对文化遗产进行掠夺式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中只是被抽象为形式层面的参与,而非多层面的生活实践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开发同事实上的民众日常生活之间没有形成有机融合,并产生来自内部的动力,而成为一种脱离生活的纯粹表演性产品,即“伪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在自己传承的知识、技艺和现代化追求之间寻找变通和进行调适,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表演时间和地点上,超出了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来的规定性,造成“天天过节日”、“时时入洞房”“到处唱史诗”的不严肃无序的表演状态;在内容上,诸种文化因素由于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不断被删除、置换、重组,甚至是被戏化和恶搞,从而淡化了精神内涵;在形式上,使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常被简化为易于把握和利用的几种要素和特征,越来越成为固定场景中的系列化展演,丧失了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被现代文化产业利用时由于追逐“功利性”所导致“生活性”特征淡化的结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项目逐渐变得客体化、非历史化,人为的编排几乎把活态文化塑造成永恒固定的展演性项目,这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文化产业资本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所在。因此,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时,我们必须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性”特征,强调“为生活服务”的开发利用宗旨,在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和服务中,实现其经济效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安德明]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一条: ·[宋俊华]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刘晓峰]时空一体化:中国古代时空观的核心特征·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