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立法保护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

百年老油坊 生死维权路
——非遗文化保护为何有法难依
  作者:庄庆鸿 张轶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2-26 | 点击数:10578
 

  拆了真文物修个假古董

  好景不长。在成功申遗后的第四个年头,老油坊的命运便发生了转折。

  因为厂房破旧的问题日益突出,2012年2月,高让让与滦镇街道办事处签署了协议。双方约定:“由街道办配合区政府对老油坊进行改造;镇街道办每月向高让让支付房屋看管费及场地租金;待改造完成,高让让可迁回原址继续生产。”

  曾经熙熙攘攘的老油坊,变成了一片死寂。

  然而,直到2012年5月,老油坊的改造工作依然未启动。

  “空着油坊不榨油,我们全家就断了生活来源!当时我们走投无路,只好催促滦镇街道办,希望他们能尽快动工。可他们仅支付了我几个月的场地看管费,一个字也没提什么时候回迁。”高飞告诉记者。

  又经历了数月,工程仍没动静。老油坊依然没有等到传承人的归来。

  2012年10月,滦镇街道办两位工作人员再次找到高让让。他们告知,“为了配合区政府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实施”,老油坊将被建成博物馆。

  但高家还寄希望于传承人和博物馆共存。终于有一天,街道办开发办主任来油坊告诉他们:“博物馆不能榨油。你们得搬走,回迁已经是不现实的了。”

  “在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论怎么建设固定的博物馆,传承人和其生产的环境、生产的工具是不能分离的。”王智说。

  “这是他们单方面更改协议,我有老油坊60年的承包权,他们已严重破坏了我的权益。作为传承人,现在却不能在油坊继续榨油,这会破坏老油坊榨油技艺的传承。”高让让告诉记者。

  “博物馆建成后不能榨油、传承人回迁已不现实”的结论出自中国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出台的“老油坊博物馆方案设计”。据知情人透露,该研究院是受长安区城建局之托设计的方案。

  在这份方案上,记者看到,博物馆将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群。它包括了“沣河乐园”、创意饰品店、老街酒吧等部分。其中的“非物质文化活态展示区”有“门架、展厅、保护展示、生活辅助”4个部分,但传承人生产榨油的场所没了踪影。

  对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杨豪忠认为,这个设计方案违背了非遗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并未发挥出老油坊的核心价值。“建博物馆,其实就是把核心放在了视觉效果上,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是活的,我们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它的生产活动,把它深入到当地的生活中。”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非遗保护应该讲究整体原则。这个方案,仅仅把油梁、榨油设备等个体看成了文物。厂房哪怕再破,也不能拆,它与传承人、榨油设备一起构成的整体才是完整的文物。我们不能‘割裂’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说。

  “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不想让这个百年老油坊消失,不想拆了真文物,修个假古董。一次次向政府表达,可谁真正注重传承的意义。”高飞无奈地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青年报 2013年02月25日 05:5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国家文物局:建设传承体系 保护文化遗产
下一条: ·[柯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东主才让]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李向振]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