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田川流]乡村振兴中多维度文化的构成及其价值实现
  作者:田川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5-03 | 点击数:7890
 

      摘要:当代乡村存在多维度文化,包括观念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审美文化等。多维度文化出现各种衍变,既影响其他文化,同时也受其他文化的碰撞与制约。当下人们在认知上存在一定误区,认为乡村文化建设主要属于娱乐性、文化经营性活动,忽视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地位,将文化建设与乡村农业产业相分离,片面追求文化建设的速度和声势。实现多维度文化的有机协同,应当做到促动多维度文化的内在和合与外部链接,推进多维度文化的交叉互渗与相互掣制,强化多维度文化间的互补互助与同兴共赢。

  关键词:乡村振兴;多维度文化;价值实现;文化产业开发


  在乡村振兴的当代视域下,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关于乡村文化建设,不少人认为,主要是指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旅游开发,以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休闲等方面的建设与拓进,或是强调乡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等等。笔者认为,就其构成体系来看,乡村文化并非呈现为单一的维度,而是由多种维度所构成,形成一个相互链接的系统,其间具有复杂和细密的连接。在加快乡村振兴的今天,立于宏观的和整体的思维场域,认识乡村文化的系统架构,在整体的和全方位的视野下审视乡村文化建设及其振兴的重大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多维度文化的基本构成

  乡村文化是多元的和多层次的,特别是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乡村文化建设更加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从整体文化呈现来看,乡村文化表现出多个维度,最为重要的,可分为四个维度,即观念文化、公共文化、产业文化、审美文化四个层面。认识这一维度的分野及其联系是重要的,可以洞悉乡村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以利于人们在实施文化建设中依据不同的维度实施不同的有差异的方式与路径。

  其一为观念文化层,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作为乡村文化的基础,具有突出的引领作用,是乡村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资源,主要包括人们的精神理念、价值观、民间信仰等。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成为大部分乡村大众的精神支柱,同时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当代文化形成碰撞与交融。乡村观念文化显然属于精神文化中的更为深层的部分,与其历史文化传承、社会文化意识及其人的心理结构相联系,属于支配人们信仰、意识、价值观的精神力量。这些方面的文化构成来自千百年的积淀和世世代代的精神浸染,与荣格所称“集体无意识”相关联。因其具有厚重的精神性,因此往往以隐形的方式影响人们,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意识与情感,以致形成人们精神支撑。其文化范畴,又可分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影响,如儒道佛文化;中国当代文化,即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包括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方面文化的影响既是强烈、深刻与长期的,又是相互碰撞、依存与交融的。正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及其价值观在悄然发生变化。

  其二为公共文化层,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居于乡村文化的核心位置,具有制衡与调节乡村文化生态的作用,是乡村文化建构的主体,主要包括乡村管理体制与机制、人际关系、宗法关系、乡村礼仪与民俗等。公共文化介于精神文化与产业文化、审美文化之间,含有多方面的特质。乡村公共文化直接与社会文化相关联,表现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维系与传承,以及对产业文化、审美文化的支撑。它以人的生存方式为中心,既包括以制度文化为核心的乡村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包括以当代伦理规范为制约的人际关系、道德操守、乡俗礼仪等,甚或还包括教育,主要是中小学教育以及乡村社会教育,是当代乡村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构成一方面是其乡村精神与价值观念的直接反映和外化,同时又通过产业和审美文化予以拓展。由于其文化积淀和基本模式的形成与固化,其表现形态通常具有厚重的、凝定的和相对稳定的态势。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同样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思维方式、生活理念的内在变化,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行为方式的变异。乡村公共管理机制的调适,乡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的结合,青年一代的离乡或职业再选择,均与乡村公共文化的不断深化形成共振,促使乡村社会结构与文化特质发生深刻改变。

  其三为产业文化层,属于经济文化范畴,居于乡村文化的中坚地位,表现为传统经济活动的深化与提升,既是经济活动的文化化,又是文化活动的产业化,包括农业产业与文化元素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的业态模式,以及由此带来的关于农业产业的理性思考。乡村产业文化是基于农业产业所生发而成的文化形态。农业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等。在其产业的深层,蕴含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既属于物质文化,又因各种文化或审美元素的融入,其精神层面的因素也与日俱增。乡村产业文化依存于人们世世代代赖以生息繁衍的土地与生态,其生存理念与方式既与乡村观念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与乡村公共文化、审美文化内在链接。农业文明中“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等理念根深蒂固,既驱动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世代延续,也使得中国乡村观念文化与之丝丝相扣,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的核心理念。乡民们对土地的挚爱,对自然的敬畏,对植物生长的欢欣,对养殖品类的呵护,无不浸透着人们与乡村生态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而乡村公共文化与产业文化的相互支撑与制衡,又促成了乡村社会的稳定与价值规范的坚守,且随着岁月延伸而更为丰茂与厚重,形成乡村多元文化的架构,以及对乡村审美文化的滋养与保障,为其拓展带来激励和驱动。

  其四为审美文化层,属于文化服务及文化产业范畴,呈现为乡村各类精神与物质文化的拓展与外溢,如乡村演艺、手工艺、旅游、休闲、体育、康养等,既属于村民自身的文化娱乐及非遗传承与保护,又为游人提供审美文化服务;既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又具有市场性和经营性。近年来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深化与拓展,对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型产生重大影响,促成乡村审美文化的延展,其基本构成,不仅包括人们赖以从事自身文化活动的基本设施、场所和活动方式,同时也涵括以其文化服务和产品营销,吸引社会广大受众,扩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化行为。在历史上,乡村文化多指涉一般演艺活动、娱乐活动、手工艺制作等主要与传统艺术相关的表现形态,而在当下,以电影电视、网络艺术、旅游休闲等为表征的现代文化方式也已进入这一范畴。人们试图在这些方面付出更多努力,使之成为改变与发展乡村经济的新的驱动力。近年来大量出现的乡村旅游、乡村体育、乡村休闲等审美文化气息十分浓郁的活动,以及与乡村农业紧紧相连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建设等工程,均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味。正是在这一层面,乡村审美文化将其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紧紧系于一体,成为乡村新兴的业态和文化维度。

  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四个维度的文化均具有重要的地位。

  观念文化是乡村文化的基石。不仅对各维度文化的基本形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而且在继承与传续传统文化、借鉴与甄别外来文化、确立与高扬主体性文化,以及引领乡村风尚,凝聚乡民精神等方面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公共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其重心在于建构和稳定现代乡村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调整和重塑人际关系、伦理关系,致力于建构乡村公共文化形态,使之既与传统公共文化形态链接,又适度融入当代城市文化元素,不断催生新的文化样态与新乡俗,显现其浓郁的时代气息,以及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风貌和氛围。

  产业文化是乡村文化的中坚。人们亘古不变的对土地、对自然的情愫始终维系着乡村的衍续和生机。而在当代,即使城市文化、外来文化如何剧烈地冲击和影响乡村,人们仍然执着地坚守以土地为中心的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正是这一信念与理想,把控着乡村运行的进程与节奏,也孕育着一代代乡村才俊和社会精英。

  审美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拓展。人们看到,建构与城市文化产业、艺术创新、创意活动等相关联的渠道与平台,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路径。乡村的历史局限与城市的现实弊端恰好在这一交叉点上可以获得互补与弥合。乡村积淀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突破在于此,乡村城镇化建设的重心也在于此。

  正是基于以上多元文化的共处,使乡村方能显现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同时表征为鲜活的当代文化的融入,呈示出浓郁且鲜明的特色。认识和把握不同维度文化的科学发展,已成为当代乡村振兴的关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志强】

上一条: ·[王智洋]中国语境下乡村公共文化领域的变迁与重构
下一条: ·[李西香]主客之间:乡村地区外来常住者的群体特性与日常交往研究
   相关链接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
·[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王凌志]电白乡镇非遗文化治理实践探寻·[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孔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空间规划的要求、模式与建设原则
·[郭永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晋陕豫民俗组织与治理共同体建设·[曹冰青]乡村振兴视域下江苏传统戏曲活态传承路径
·传承老手艺 激活新动力·[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大型民俗实践(活动)主体及动力现状调查
·[辛海蛟]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
·[汪德生]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传承和有效利用祠堂文化的思考·[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王晓涛]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