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少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当成研究基点。在经验层面,“乡土中国”变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构成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起点。在理论层面,“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成为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现象的最好的“工具”,现实经验成为“乡土中国”的注脚。在此意义上,“乡土中国”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他者”,限制了学者的视野。只有突破作为“他者”的“乡土中国”的限制,在正确地对待费孝通学术“遗产”的基础上,才能吸收和批判既有的学术资源,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
关键词:“乡土中国”、费孝通、学术“遗产”、社会科学发展
任何进行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学者,都是无法跳过费孝通先生的。费孝通留下了诸多的本土性的理论资源,可供后来者吸收、借鉴和批评;费孝通在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道路也作出有益的探索,可供后来者学习。本文从《乡土中国》谈起,探讨“乡土中国”在当前学术界中的位置,并从推进社会科学本土化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费孝通先生的学术“遗产”。
一、《乡土中国》中的“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是由14篇散文式的学术随笔组成的,费孝通以其敏锐的学术思维与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建构了一幅比较完整、丰满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图景。《乡土中国》是在作者早期进行了“江村”、“禄村”等这样具体社区研究之后,在分析“在一定时空坐落中去描画出一个地方人民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不同类型社区的社会结构作比较,并抽象出社会结构的原则,提炼出背后的“格式”的一种尝试[①]。《乡土中国》在中国学术界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证明费孝通的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关于《乡土中国》介绍,和对《乡土中国》中概念的讨论已经是很多了,本文不再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乡土中国》对于中国学术的意义首先在于,它建构一套关于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理想图景”,即“乡土中国”。“乡土中国”成为诸多“专业”学者和众多“业余”读者们想象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对象,也成为众多当前中国学者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起点。另外,“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是具有概念性质的“理想类型”。“乡土中国”中的诸多概念,是作者对乡村社会性质、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社会结构等的总结和提炼。这些概念“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③],成为后来学者讨论中国乡村社会的工具。
二、作为“他者”的“乡土中国”
“他者”是指作为(西方)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异文化,如原始部落、少数民族等。异文化虽然是研究的对象,但研究最终还是指向本土文化的,是为了通过异文化来反思本体文化。“异文化”作为“他者”是为了反照研究者自身,是在对照中进行反思、批判,提升对本文化的自觉意识。本文认为费孝通的学术位置和当前中国学术水平导致了,“乡土中国”成为当下中国农村研究的“他者”。在当前的大多数研究中,“乡土中国”成为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的基点。在经验层面上,“乡土中国”似乎成为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构成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和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起点。在理论层面,“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成为理解中国当下经验的最好的“工具”,现实经验成为“乡土中国”的注脚。这两者既反映了中国乡村研究的低水平,也反映了学者们对学术理解的低水平。
(一)对“乡土中国”的想象
“乡土中国”是作者带着“文化自觉”,运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对半过多世纪前的中国基层社会的“素描”。当前不少的农村社会研究,将“乡土中国”当做现实。部分学者似乎以为当下的中国,还是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比如,苏力等人的“送法下乡”研究,就是将“乡土中国”作为起点的,讨论了现代法制遭遇到了“地方性知识”的抵抗。与众多高扬法律“普世价值”的法条主义者不同,苏力至少是有中国现实关怀的。纵然如此,他也仅仅是将“乡土中国”最为反思“法条”的“工具”,即用费孝通笔下的“乡土逻辑”来破除对“法条”的迷信。但苏力等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批判”的层面上,正如董磊明所言“苏力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贡献主要还是以‘破’为主;而‘立’则尚显不足”[④]。苏力等人的研究之所以陷入这个困境,原因在于他笔下的乡村社会“语境”是费孝通“乡土中国”,而非现实的中国社会。也就是说,苏力等将“乡土中国”作为学术的起点,将对现实中国的想象替代对现实中国的研究,导致了他们的研究难以被进一步推进。
当前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多是如此,即将“乡土中国”作为反思、建构、批评的起点。部分学者用“乡土中国”的经验来反思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再用经过“乡土中国”修正的概念、理论来切割当下中国经验,以为这就是理论与经验相结合,以为被“乡土中国”包装过西方概念就是本土化的概念。殊不知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对西方社会的总结、提炼与抽象,纵然经过“乡土中国”的改造,也依然脱不了“舶来品”的性质。在这种研究中,“乡土中国”与“西方概念”都是脱离经验本身的,是理解当下中国现实社会的“他者”。
还有一类研究是用“乡土中国”来反观当下的中国乡村社会,通过与“乡土中国”的对比,总结过去与现在的异同。这类研究是将当下中国放在“乡土中国”这个“镜子”中进行观察,尝试总结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性质,及其变迁的逻辑。这类研究是将“乡土中国”作为“历史之镜”,靠它“反照”出的是当下中国的影子。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没有历史的视角就很难发现社会变迁的轨迹。历史的视角着重于对比,没有起点就没有对比。研究社会变迁的学者们多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当做研究中国社会的起点,通过“今昔”对比,探讨“今昔之变”。
“乡土中国”仅仅是费孝通“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这个问题”[⑤],无论我们是否将这句话当做某种程度上的自谦之词,不能否认的是,尽管《乡土中国》是至今为止理解中国乡土社会特性最好的著作(之一),但是它确实“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⑥]。也就是说,作者自己都承认,“乡土中国” 具有对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想象的成分,是作者“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完全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样”[⑦]。而当前的不少学术研究不假思索地将“乡土中国”作为真实的中国,或者将其作为理论反思的基点,或者将其作为讨论现实问题的起点,都是不合适。在这类研究中,对《乡土中国》的阅读替代了对中国传统或者现实社会的阅读,借助于“乡土社会”的想象力,抛弃现实研究中应有的社会学想象力,导致很多研究都是没有根基的,所得到的研究结论也是虚妄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爱思想网 2010-10-18 18:28:3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