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赵世林]西南茶文化起源的民族学考察
  作者:赵世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9 | 点击数:13021
 
 
 
茶树最早出现在西南,尤其是云南的西南部地区,而且人类认识到茶的价值早在远古的采集时期就开始了。那么,是哪个民族最先采摘茶并首先把它引入家培的?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难以考据的问题。不过,植物学家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茶树原产地的考定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基点和突破口。联系远古时期这一地区的人类活动脉络,综合现存的民族学资料,我们认为应该是同为孟高棉语族的布朗、德昂、佤等民族的先民、史籍称为“百濮”的古代民族。
从地理分布来看,上述茶树原产地的云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分布着“百濮”和“百越”两大族群。(注:也有部份学者认为,濮和越是同一种民族的不同称法,战国以前称“濮”,战国以后称“百越”。笔者以为,濮和越是两个不同的族群,不仅在文献上出现的名称时间不同,而且分布地也不同:濮在西南,而越主要在东南,至于文化特征上更是差别极大。现在大多数学者普遍将其分开,认为是两个不同民族,而且认为濮人是土著民族。)《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叶榆、桐师、嶲唐侯王国以什数。”对比其他有关的史料分析,作为族系名称,西南包括云南在内的广大地区,古代分布有夷、越、濮三种,其余都是分属这三个族系的部落。“夷”属氐羌系统,从西北迁徙而来,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一部份分布在滇西南,但迁入的时间已比较晚了,不是最早植茶的民族。至于说原居住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三苗”,进入云南则更晚,是公元前3世纪以后的事。[4]现在主要问题是,究竟是“越”人还是“濮”人最早采种茶?
濮人定居滇西南的时间比越人早,许多人认为濮人是滇西南乃至整个云南最早居住的居民。《汉书·地理志》就是记载着以濮人命名的地名、山水名,如“濮水(今元江)出徼外”;“牛兰山,即水所出,南至双柏入濮”。《华阳国志·南中志》也记载当时永昌郡的大竹为“濮竹”等等。这些江河、物产之所以起源于“濮人”,说明“濮人”确系这里的古代土著居民。傣语也有成语“尚过法,腊过岭”,意思是天是天神造的,地是腊人(傣语对佤、德昂等民族的古称)开的。直到今日,这些民族的一部份,汉语仍把他们称作“本人”,即本地的土著居民。[5]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越人迁入滇西南,时间稍晚,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在征服土著居民濮人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这在滇池区域所发掘的青铜文化造像中得到充分的说明。[6]从此,濮人与越人交错杂居,形成越人居坝子、濮人居山地和丘陵的分布格局,直到今天,仍然是傣族居坝区河谷平原,而布朗、佤族等民族大多居丘陵山地。
正是与越人交错分布、大多居住在山地和丘陵地带的濮人,最有可能最先接触到茶树茶叶,因为茶树适宜在湿热的丘陵坡地上生长,正所谓“山高雾大出名茶”。人们很可能就是从原始农业的前身——采集活动中发现、认识了茶,开始采摘食用到逐渐引入家培。而直到今天,濮人的后裔民族——布朗族和佤族,用茶的方式仍保留食用和饮用两种。食用的方式应该是最原始最古朴的方法,亦即最初的方法,因为在采集时代,人们的劳作主要是满足“饱”的对食物的需求。今天布朗族食用茶的方式是“制酸茶”,其法是“将鲜叶煮熟,放阴暗处十数日让其发霉,然后装进竹筒埋入土中,经月余即可食用。”[7]这种以茶为蔬、腌而食之的用茶方式是较原始的方式,应该是其古代先民用茶方式的遗留。
一个民族从事并擅长于某一行业或某方面技能,是有其传统的,即民族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纵向传承性。从今天擅长种茶、制茶的民族来看,在云南仍然是布朗族、德昂族等古代濮人的后裔,并且茶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在长期的植茶制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其文化传统中,茶已经大大超出其物质上的功能,成为其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每年的祭献“茶王树”活动,德昂族更是把茶作为本族的图腾。
在西双版纳产茶的易武区等地,布朗族是主要的茶农和种茶能手。据当地的老人讲,易武一带最早种茶的是布朗族,现在的爱伲人(哈尼族支系)、傣族都是从布朗族那儿学习到种植茶技艺的。[8]直到今天,他们在采摘春茶前,都要祭献“茶王树”,待仪式完毕后才能开始采摘。在云南的西盟、沧源等佤族聚居区,茶在他们的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以家庭为单位种植、采摘的茶也是其家庭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世代居住在德宏境内的德昂族更是对茶具有无比深厚的感情,正是他们把茶作为本民族的图腾,每逢重大的传统节日都要祭献。[9]正如在他们的一首传统古歌里所唱的“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的确是在他们生活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多古老的茶树。现在,滇西最古老的茶树就在他们的村寨中;在德宏盈江县的支丹山区,最早的居民相传为德昂族、佤族,尽管他们大部份都迁徙离开原地,但至今还保留有他们所种植的茶树,当地人称之为“崩龙茶叶”(崩龙系德昂族的原来称呼),现在每年还可以采摘。[10]
再从这几个民族的语言志材料来分析,比较能说明问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每一种语言,其词汇的来源不外乎是创造和借用。一般说来,如果某种东西是本民族首先发现或发明的,则用本民族语言新创词汇冠之;如果是外面传入的则借用或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词汇。一旦约定成俗,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老子总结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茶”在孟高棉族的语言中读“La”或“hla”(音腊),也读“qax”(音茶)。显然,“qax”是借用汉语的词汇,而“la”是自己创造的词汇。对一种常见的东西,会同时有两种不同的称法,值得注意。其原因,应该是孟高棉语族的先民最先发现茶,所以很早就创造了新词“La”冠之;而后来,随着茶的广泛种植,茶文化的普及,汉语“qax”随汉文化的传播而传入,尤其是汉语的语言文化氛围强,所以孟高棉语族的民族反倒借汉语词汇而有“qax”,同时最初的称法“La”也保存了下来,出现了与本民族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有两种称法的现象。就汉语中,“茶”读音的来源说法也很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从少数民族的语言中辗转借来。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邻近布朗族、在茶树原产地西双版纳的傣族,也称茶为“腊”,西双版纳傣文记音为[jεla]。西双版纳产茶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勐腊县,而“勐腊”傣语的意思就是“茶叶之乡”。但是,除了西双版纳傣族外,其他地区的傣族,包括壮侗语族的其他民族都与此不同,称茶为“cha”,显然是借汉语词汇的音。[11]同一个语音系属、同一语族的民族对茶有不同的称法,这很可能是因为壮侗语族中,只有西双版纳傣族与最早发现并采种茶的民族即孟高棉语族的先民濮人交错而居,在与他们交往中,在汉语“茶”的称法传入之前,就已接受并借用了他们的词汇“la”(腊)——这同时也是布朗语、佤语的最初叫法,而其他民族不具备这个条件,是茶已在汉族地区普遍种植以后,随茶文化的南传而借用汉语词汇“cha”的。泰国语也与汉语同,称茶为“”[tsha]。显然,泰国的茶也是从中国传入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白勇华]福建地方戏曲的“民间化”意义
下一条: ·[田茂军]少数民族叙事诗略论
   相关链接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杨雨彤 胡燕]茶文化聚落中的都市民俗探析·[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张海岚]喝茶还止语,别闹了
·[朱世桂 田海涛 孙欢]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内容与保护开发对策·[王郁君 蒋智林 薛敬梅]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
·[曹建南]冲绳茶文化与当地生活概略·[李劲芳 朱世桂]儿童茶礼和文博教育的互动发展探究
·[黄俐琴]浅谈湘西特色茶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研究·[管彦波 李凤林]西南民族乡土传统中的水文生态知识
·[余悦]中国茶俗学的建构及其意义·余悦 叶静:《中国茶俗学》
·《中国茶俗学》出版·第九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将于11月9日正式开幕
·[杨正权]论祖先崇拜与西南民族服饰文化·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系统呈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