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性保护使古老技艺更好传承
|
阿坝州妇女现场展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技艺 本报记者 杨慧峰 摄 |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林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既让传统技艺融入了当代生活、为当代生活服务,同时也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基础和活力,使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得以做得更好。林彤说,在大展开幕式上代表参展单位发言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杨华珍正在展台前仔细地回答着一个个参观者的询问,就像她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回答徒弟们的提问一样。阿坝州是藏族、羌族聚居的地方,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杨华珍已退休,但看着因地震失去土地的农村妇女没有活儿干,生活也无法安定下来,她特别想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她们,她想到了传统藏羌织绣。面对地震带来的重重困难,她与灾区的藏羌妇女一道,抢救、征集、保护了三千余件传统藏羌织绣作品,并在汶川等地举办培训班,传播、传承藏羌织绣技艺。
杨华珍说,小时候向妈妈、外婆学习过做针线活和刺绣唐卡,现在可以通过这些传统技艺来帮助大家。现在,杨华珍应汶川县政府邀请,在汶川县映秀镇组建了中国汶川藏羌织绣传习所,通过培训,带动一千多名农村妇女走出了一条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居家就业、在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为了帮助农村妇女就业,汶川县为传习所培训班提供了八百平方米装修好的房子,由杨华珍免费培训农村妇女。杨华珍不仅不收学费,还提供学习材料,有时,学员由于技术不熟练而损坏了材料,她不计较,用自己在成都搞刺绣、卖唐卡的钱来弥补,使学员安心学习。
几年下来,杨华珍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采取了“协会+传承人+公司+农村合作社”的模式,经过杨华珍培训的农村妇女,大多在自己的家中从事农业劳动同时,还能靠这门新学的技艺每月挣几百元,而一直跟随在杨华珍身边专职搞刺绣的人,每月也能挣一两千元,她们制作的传统藏羌织绣艺术品已远销海外,杨华珍也尽力为在家的农村妇女们努力寻找着新的业务,让她们在家中制作,她也因此被香港和四川省分别评为“优秀义工”和“杰出志愿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2-02-07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