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加被重视,而对于非遗保护也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方式: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为了非遗保护事业的长远大计,使非遗保护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立法保护的目标……而在上述保护方式中,生产性保护方式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1月31日,文化部在京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颁牌。有关非遗生产性保护方式提出以来实际发挥的作用,在运用生产性保护方式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不良现象,生产性保护方式的前提和原则是什么,如何客观分析和进一步规范生产性保护方式等话题,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生产性保护可以激发和延续非遗活力
所谓生产性保护方式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自提出以来,生产性保护方式在增加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积极性,以及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生产性保护是我国探索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只要在实践中注意研究总结,遵循遗产保护规律,把握方向,注意引导,就能很好地促进非遗保护。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河北衡水内画的实践为例,传统内画艺术主要生产各类鼻烟壶产品。但是,如今它的这一传统功能早已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在保留传统工艺和绘画技艺的同时,研发一些新样式和有新功能的产品,才能使这一传统技艺得以有效传承和保护。目前,该项目尝试设计生产女性化妆盒、各类香水瓶、微型个人肖像瓶及其它装饰性和观赏性较强的工艺品等,将鼻烟壶的原有功能进行转变,赋予它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实,有很多非遗项目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诸如传统丝织技艺、宣纸制作技艺、传统医药炮制技艺、瓷器烧制技艺、徽墨、苏绣、石雕等一大批代表性项目,都是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并在更为紧密地融入生产、融入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持久的生机和活力。”安徽省文史馆研究员方利山认为,以生产的方式进行保护可以激活非遗的生命力,促使非遗“自我造血”,更好地延续其艺术活力。厦门蔡氏漆线雕第12代传人蔡水况说:“大力发展生产,能够培养很多学徒,行业发展的希望就较大,对地方的文化贡献会比较突出。”
生产性保护切忌“泛产业化”
在一些专家看来,生产性保护虽需将文化遗产转化为生产力,但它与产业化生产的低成本、规模化、标准化的诉求不同,而要求有个性、有差异,它要体现的是“手”的价值而不是机器的价值。在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中使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健康的保护,最终得以传承发展,这是生产性保护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可是在一些地区或人群中,人们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理解有偏差,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过度开发,一味地追求产品数量、经济效益。这些行为忽视了对非遗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认识,忽略了其手工艺生产实践环节,从而也丧失了非遗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印刷品唐卡就是典型事例。”马盛德介绍说,手工绘制的唐卡,在绘制前画师们要举行祭拜等仪式,同时,在绘制过程中体现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虔诚之心和敬畏之感。这一点恰恰是唐卡艺术十分重要的民族文化内涵,也是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地方。而在机械生产下,唐卡则完全丧失了这些文化意义,彻底成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背离了非遗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保护初衷。因此,在面对非遗项目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上,必须要保持一种理性的思维,对先辈创造的这些伟大而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持敬畏之心,对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要有所节制。
“非遗保护要慎谈‘发展’二字,因为我们见到太多在非遗保护领域里用发展代替保护的案例,甚至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诸如保护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之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认为,我们不能用“发展”这个概念致使花费在非遗保护中的努力付诸东流。以北京雕漆为例,其工艺把天然漆料刷在胎上,自然风干后再刷一层,刷漆至少80层至100层,这个过程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然后再进行手工雕刻。可是,现代化、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介入后,天然的漆演变成聚氯乙烯,也不再一层一层地刷,一刀一刀地雕刻,而是像生产塑料鞋底一样做一个模具把红色的聚氯乙烯灌进去,一秒钟生产一个,以至于现在每个旅游景点的小摊上都摆着伪造的雕刻品。这种现代化生产的结果不但没有保护好非遗,反而令传统文化就此中断,先辈们积累下来的智慧也随之淹没。在蔡水况看来,生产性保护不等于简单的产业化,对非遗开发利用的前提是尊重。传统手工艺产品不应靠数量、规模取胜,而应该小批量生产,走高、精、尖的市场路线,用高品质的原料、精湛的手工艺,并融入精神内涵,从而增加手工艺品的文化附加值。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艺术报 2012年02月03日 14:55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