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白勇华]福建地方戏曲的“民间化”意义
  作者:白勇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27 | 点击数:12539
 

 

  经过民间戏曲职业演出团体的坚守与努力,20多年间,在广阔的乡村戏场,重建了“戏曲”与“民间”朴实而牢固的关系,并由演员、剧团、观众三者合力完成了“戏曲是角的艺术”这一本质特征的复归与强化。在民间戏场,名角始终是乡村民众瞩目的焦点,名角的表演水平决定着整个团体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的可能。因此,各剧种民间职业演出团体中的主要演员,在角色、行当、剧目的重复演绎中不仅深化着自我对于戏曲艺术的认知,也于此获得了调整自我、积累经验和展示创新的巨大空间。在乡村民众中树立“角”的声誉,已逐渐成为民间戏曲职业演出团体从业者的一种自觉追求。近年来,随着民众艺术趣味的多样化和观赏水平的提高,过去民间戏曲演出团体所倚重的“情节戏”类型渐次向“情感戏”类型转化,这更加凸显了表演与唱腔等戏曲本体要素的重要性。福建地方戏曲经由大批民间职业演出团体这一中介,在乡村建构戏曲与民众的互动平台,大众对于戏曲的亲近或疏离、追捧或倦怠的生息变化,随时都可能成为他们改革戏曲的动力。民众在戏曲观赏中所激发的民间智慧,亦是地方戏曲继续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资源。

  戏曲的民间生存将进一步牢固化和合法化,成为戏曲当代存续的主要形态与发展路径,“民间生存”应被视为传统戏曲当代存续的强大支点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为了重新获得戏曲发展的主导地位,政府加大投入并设置各种级别的评奖制度来刺激戏曲精品化创作。然而,在努力建构戏曲精英化版图的过程中,缺乏文化自信的戏曲,被视听时尚与新锐精英要么以打开市场为借口加以“挟持”,要么用夸张的豪华包装使之解构,传统舞台成为新兴科技的实验场,戏曲的主体价值与艺术个性正逐渐消融。主旋律式的戏曲创作,亦因竞争机制的缺失,创造力不够明显。沿着精英化思路试图突围的戏曲变革,陷入“持守艰难”而又“创新无力”的困境。

  在此语境中,福建地方戏的“民间”崛起对传统戏曲的当代存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倡导、地方文化保护意识的兴起和人类非遗意识的普及,戏曲的民间生存将进一步牢固化和合法化,并可能逐步取代精品化创作,成为戏曲当代存续的主要形态与发展路径。戏曲与地方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地方戏曲介入民间文化生活的方便性与独特性,将使得戏曲民间化的价值进一步得到体现。

  其次,“民间生存”应被视为传统戏曲当代存续的强大支点。失去民间的生存土壤,则必将失去戏曲的未来。只有积极投身民间,扎根民间,在民间坚守,传统戏曲才能在复杂多元的社会转型期获得持续再生的可能性。传统戏曲不应留恋城市现代剧场的“光彩夺目”,也不必将“戏曲危机”的惶惑延播民间,而应重新审视戏曲的“俗众文化”特性并重建戏曲与民间文化的共生关系。

  回归民间,贴近民众,自觉地推动地方戏曲加入到新时代民间文化生态与市场体系的建构过程之中,在广阔的民间戏场确立其作为传统艺术的身份与价值,是戏曲艺术的命途出路。

  (作者系《福建艺术》副主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01月27日 04 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李婧]以叙事学方法分析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转移现象
下一条: ·[赵世林]西南茶文化起源的民族学考察
   相关链接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郭娇斌]家族与神明:以福建漳州南靖梅林魏氏家族为考察·[廖欣梅]区域历史与神灵信仰:以福建西部石佛公信仰为个案
·[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福建成立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
·[李姿莹]隐形的桥梁:中国民俗学的福建时期·[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福建建阳:苦研曜变建盏烧制技艺的匠人 ·文化部发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
·[季中扬]论地方戏的“再民间化”·福建非遗展演亮相厦门
·访谈丨专访福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陈秀梅·福建龙岩: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进入新阶段(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完整名单)
·[季中扬]论地方戏的“再民间化”·[杨金源]民间戏曲作为重建在地社会符号之区域民俗事象研究
·文化部: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中国福建木偶戏文化交流活动在柬埔寨金边举办
·[张志娟]福建协和大学之民俗研究·文化部公布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方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