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新华调查:“年味”为什么悄然变浓了?
  作者:许晓青 陈夏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24 | 点击数:5410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分析,将环境保护和高新科技等元素融入春节,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年俗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他认为,作为诞生于农耕时代的重要民俗文化之一,传统春节习俗能否与现代化的民众生活相融合,是一大课题。前些年,“洋节”特别吸引中国年轻人,传统节日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这些年,传统春节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玩了,除了继续重视家庭的孝文化,春节的社会交往功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年俗复兴彰显文化自信自强

  “中华年俗文化的复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范围最大、传统与现代生活高度结合的一种文化实践。”田兆元教授认为,“年味”回归彰显了中国民众正在从文化自觉,向着文化自信、自强逐步发展的心理路径。

  “我们在寻找一度失去的自我,我们需要从文化中获得精神领域的自信、自强,更需要使自己的心灵有所依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国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春节年俗,便首当其冲地得到重视。”他这样分析。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春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春节列入文化部非遗名录,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相反,真正的保护工作才刚刚开始。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专业副教授王娟分析,春节年俗正在从一种庄严的文化仪式,逐步“进化”为社会整合的催化剂。春节年俗应更加关注未来、更为下一代所喜闻乐见。包饺子、守岁、拜年的传统礼俗,过去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逐步传递给下一代。而今,“年味”的复兴必然要依托网络、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实现新的跨越。

  “对于时间、岁月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期盼,是人类普遍的情感,随着中国人在精神领域的追求进一步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将在当代中国社会变得更加可持续。”田兆元展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2年01月23日 17:34: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新年俗带来新“年味” “反向探亲”悄然兴起
下一条: ·带着中国人的信仰回家过年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郝倩]年俗中的“内丘神码”暨张夺村民对其认知程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