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张名为 《我们热爱和平》的摄影宣传画就曾经作为年画广为流传,照片上的孩子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小明星。她叫孟运 1952年时才4岁。她回忆说,她当时梳着小辫,可能就是这个原因让摄影记者叔叔看中了她。当年这张年画发行了几百万张,还被送到了朝鲜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手中,激励着他们为保卫和平,保卫孩子而战,孟运手中至今还珍藏着一位志愿军战士写给她的信。战士们说,他们冲锋陷阵就是为了保卫这些孩子,孩子是他们心中的希望。
几十年过去了,直到去年这张年画还被制成了挂历出版,它延续着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到1952年底,全国解放后创作的新年画已达1000多种,发行4000多万张,是1950年的五倍。至此,反映当时社会变革和新生活的新年画,达到了一个创作高潮。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年画伴随着中国人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过了一个又一个春节。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上世纪80年代它迎来了又一次创作发行高峰。据介绍,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有8亿多张,5000多个品种。
传统年画之乡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等地的年画,也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80年代中期,在杨家埠共有画店120多家,整个销量在1800多万张。
子承父业 创作反映自己时代风貌的作品
现在在杨家埠,老一代的年画艺人杨洛书仍在创作新年画,他的儿子、女儿也加入其中,杨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年画之家。木版年画大师92岁的杨明智,已经不能直接创作年画了,但是他的儿子杨乃东继承了他的事业,也成为了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说,他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作者也应该感受时代的不同,创作出自己时代的风貌。
在继承发展传统年画的同时,为了推动杨家埠新年画的创作,潍坊市寒亭区还专门成立了以创作新年画为主的木板年画院。
时光流逝,当年照片上被大人们抱在怀里看年画的孩子,今天已年过花甲;当年摄影年画上的小女孩,已变成了退休教师。60年后的今天,过春节贴年画的习俗依然在一些地方延续,但更多的年画作品已经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收藏品和艺术品。
就在农历壬辰年春节前夕,年货市场上,各式年节装饰品丰富多样,琳琅满目,如同当年的年画一样烘托出浓浓的年味,它们装饰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凝聚着百姓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祝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2012-01-2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