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唐世平]社会科学中的概念
  作者:唐世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9 | 点击数:6995
 


  离开了概念无法进行任何讨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概念。但是,当下的社会科学中存在许多对概念的误用和滥用。许多学者认为搞出一个新标签或新概念就是创新了,至少他们认为这样的创新很容易。因此,有必要指出一些特别明显的对概念的误用和滥用,从而避免犯这样的严重(同时又是低级的)错误。

  标签不是概念

  首先必须意识到建立一个概念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建立一个概念,必须在如下三个层面中的前两个做细致的工作。首先,本体论层面(这是绝对必要的):概念捕捉什么真实的东西?这个真实的东西包含哪些具体的维度、方面、特性等等。它和已有的被其他概念所捕捉到的东西有何不同?只有这样,才能说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概念。其次,认识论层面(也是绝对必要的):要捕捉这个真实的东西,哪些问题必须避免;至少需要考虑哪些大的维度、方面。比如,要理解或度量“秩序”或“权力”,至少要避免哪些严重的谬误;要考虑几个维度。再次,方法论层面:这个层次上的讨论主要为了识别和测量一个概念捕捉到的社会事实,比如,要具体度量“秩序”,怎么度量上述大的维度:一般通过一些更细化的维度来度量。这时候,还要考虑操作问题。

  因此,标签绝对不是概念。现在许多文章只有标签,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没有在本体论层面和认识论层面得到足够讨论的标签只是一个空壳,总之,它们绝对不是概念。因此,要和“标签式”文章决裂。但不是要、也不能和“概念”决裂。这样一来,就必须杜绝伪/空泛解释与形而上学的概念。比如,科学哲学家亨培尔早就指出,“那些在经验上得不到任何检验假设的概念所组成的解释,例如生物学上的‘生命原理’、‘种族的历史命运’,或者是历史学中的‘绝对理性的自我实现’都仅仅是一些比喻,而没有任何认知实质内容。”

  确立和使用概念时应遵守的原则

  在确立和使用概念的时候,应该遵守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必须从本体论和认知论上对概念加以限定,而概念的定义应该尽可能的简洁与明晰。(概念不是仅仅为一个人使用,而是为了整个学术圈。玄乎的概念基本上是思维空洞的表现。)除非确有一些新现象、新情况需要用新的概念去捕捉,不要尝试发明另一种标签/概念。否则,这只会扰乱我们的讨论。

  对概念的运用必须从头至尾保持意义一致。改变或偷换概念是典型的学术不端和学术欺诈行为,尽管可能不如抄袭那么严重。

  概念不能拿来掩盖循环论证。在任何情况下,无论以明显还是隐藏的形式,一个概念绝不能包括解释对象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内容。比如斯蒂芬·范·埃弗拉(Stephen Van Evera)对“客观攻防平衡”与战争结果的讨论就是一个明显用概念达到循环论证的典型例子。作者对“客观攻防平衡”的定义是:当征服容易时,则进攻占优势,反之,则防守占优势。这样,用“客观攻防平衡”来解释战争的结果,但是却用战争的结果来作为判断攻防平衡的标准。如此一来,解释显然很容易:问题是,太容易了!

  概念是为了要做更深刻而不是更肤浅的研究。新的概念(标签)不应该被用来作出一个更肤浅的解释。埃弗拉对“主观攻防平衡”和战争决策,也是一个利用概念导致更加肤浅的解释的典型。一系列新概念同样不能掩盖肤浅的解释和空洞的教授。林瑞谷(C.Erik Ringmar)《欧洲与东亚的现代化机制:社会变化与停滞的机制原因》的解释对象是欧洲为什么兴起,而东亚(日本和中国)为何停滞。在这本书里,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概念,但所有的概念都指向更加肤浅的解释。其最核心的中间解释变量是“自我转变的社会体系”,而这个体系应该能够允许和促进“对潜力的思考、企业家精神、对多元(主义)的宽容”。这最多是把马克思、熊彼特、诺斯等人的东西重新标签一遍。说得更不客气些,只是把要解释的东西重新标签了一遍:读者不就是想知道资本主义(作为一个能“自我转变的社会体系”)是怎么兴起的吗?对于这个问题,读了林瑞谷的书和没读没有多大区别。

  概念的设定是很难的

  总而言之,概念的设定是很难的。有一个框架非常重要: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是很有用的起点。仅仅宣称一个标签是更好的标签不是概念分析,必须说服大家而不仅仅是宣称。对于核心概念,最好用最简约的方式进行定义,这样可以逐步为其加上各种定语或限定词,从而能够扩展一个概念能够捕捉到的东西,或者限定一个概念能够捕捉到的东西。如果文献中一个(准)概念或标签有多重含义,除非哪一个都全然不能捕捉你要捕捉的社会事实,那最好不要再给出一个新的标签。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最接近的概念或标签(最好是相对定义),然后解释选择的原因。如果文章的讨论对于概念的要求不高,那么可以使用“工作定义”。“工作定义”大致上对应的反义词即“理论定义”,也就是我们上面讨论的严格意义上的“定义”。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定义”不是“操作定义”。操作定义的要求严格得多,基本上只在科学讨论中才被使用。事实上,日常生活都建立在“工作定义”上,比如说“大学”、“吃饭”。大体上说,只有科学的讨论才需要“理论定义”。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7月21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梁治平]“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
下一条: ·[张卜天]“创造性”概念的历史
   相关链接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刘先福]“保护”的概念史:从民俗过程到非遗过程
·[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李楠 郭鹏宇 赵颖航]文化遗产聚落概念的提出及建设理念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巴莫曲布嫫:加快构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胡港]家庭教育民俗的概念、调查方法及展望
·[唐璐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实践中的概念误用与路径混淆·[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高荷红] 从概念到文本:《集成》前后的“摩苏昆”·[石子萱]试析普罗普的“回合”概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