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那些年,我们一起行的花街
  作者:朱绍杰 俞小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6 | 点击数:15559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俞小婷

  行花街,在广州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对老广州人而言,行花街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叶春生教授至今仍清楚记得他57年前花市“卖懒”的往事,而素馨和茉莉是他童年花街的美丽点缀;

  难以想像的是,抗战时期,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天上飞,随时可能扔炸弹,但广州人还是照常逛他们的花市、买他们的花……

  57年前,

  叶春生第一次花市上“卖懒”

  “花市是广州的一张名片。”叶春生第一次行花街,是57年前的事了。

  16岁那年,叶春生随家人来到广州。他在广州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便是陪家人走在年三十的花市上“卖懒”。

  “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这是老广州耳熟能详的俗语。意思是到了年三十,小孩子们不能赖床,要穿着新装到大街上“以懒换勤”,把懒洋洋的习气都卖掉,买得勤来好读书。

  就是这一次,让之前从未逛过花市的他,深深地被花市里的繁华所吸引。自此,他几乎年年都逛花市。多年后,叶春生成为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教授。

  据叶春生教授介绍,古时候,珠江南岸有专事花卉买卖的花农,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广州最古老的花市摆在现在海珠区的庄头村,当时庄头就是以种素馨花著名的,被称为“花田”。

  卖花的地点有七个,都是老城的城门。河南的花农采集了鲜花,运到五仙门码头卖,所以当时那里又被称为“花渡头”。

  在叶春生的记忆中,旧时的广州花市大多卖素馨和茉莉两种花,且以素馨最为普遍。素馨花是广州花卉史上最早出现较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素馨花在清代成为广州产量最大的鲜花。

  “这两种花香味浓烈,在百花中尤为夺人。”他对羊城晚报记者说,花市众芳里,广州人最注重的是年桔和桃花,“年桔就相当于西方人的圣诞树”。

  民国花街,

  行不行都会被人流拥着走

  19世纪60年代后,现在一年一度的除夕花市逐渐形成,定型于1920年以后,自此成为省城广州最独特的新春风俗。与从前的花市有所不同,年宵花市只限在过年前的几天摆卖,每年农历腊月廿八开始上架布置,年初一凌晨准时拆架。

  届时搭起了一排排展卖鲜花鲜果及年宵用品的竹棚,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

  花市的主要街道会提前一个星期交通管制,花市经过的马路一律禁止车辆行驶,路口标出“各种车辆暂停通过”和“生花展览禁止车行”字样,在路中间搭竹棚架供摆花之用。

  花市的主要出入口还会立起巨大的牌坊,灯火辉煌。李宗仁之妻李秀文在《我与李宗仁》一书中回忆民国时期的广州花市说:“花市真可谓人山人海,只好一个挨着一个,也由不得你行或不行,只能随着人流向前拥去。”

  民国期间的“除夕花市”,有汉民路(今北京路)的“双门底”和西关桨栏路两处。每年年廿八开始到除夕炮仗响起的时刻,浆栏路都会变成花的海洋。

  花市内,每个摊位从1米至3米不等,陈列吊钟、桃花、梅花、盆景及水仙、菊花等。“除夕花市”除了摆卖鲜花以外,还有古董、陶瓷、漆器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人民网-羊城晚报 2012年01月14日 14:5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伏藏:被埋藏的秘密
下一条: ·春节:传承中华文化之魂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
·[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郝倩]年俗中的“内丘神码”暨张夺村民对其认知程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