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静芳 采访整理
2010年,一本类似《达·芬奇密码》的悬疑小说《伏藏》,将“伏藏”这一藏地神秘玄奥的现象呈现于读者视野。将某种宝藏或秘笈藏于一处,留下藏宝图或密码,等待后来的有缘者去发掘——这种在武侠和奇幻小说中常出现的离奇情节,在青藏高原真的存在吗?
▲▲《伏藏》,揭开隐秘的一角
以写作《藏獒》而出名的作家杨志军,在2010年推出了另一部藏文化小说《伏藏》。小说中,藏学家香波王子为躲避神秘组织追杀,从北京逃亡到拉萨,从雍和宫追踪到布达拉宫,一路展开了对于西藏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探寻。
在这部类似西方《达·芬奇密码》的小说中,身为佛教徒的作者用了“伏藏”这个宗教词汇作为书名。其中,被埋藏的“伏藏”是六世仓央嘉措的遗嘱,“掘藏”(找寻“伏藏”)的密码是深受藏族人喜爱的仓央嘉措诗歌,主人公的逃亡过程则是一次“掘藏”之旅、朝圣之旅。
《伏藏》一书,就像拉开了藏传佛教隐秘的一角,其后,以“伏藏”为题目和内容的图书,又出现了不少。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伏藏呢?
伏藏,字面义为“埋伏之宝藏”。伏藏在藏文历史文献以及高僧的传记中均有记载,主要存在于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中间,苯教和佛教其他教派也有,但不多。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伏藏师,都是宁玛派出身。
为什么要把宝藏埋伏起来呢?有一种说法是,公元9世纪初藏王朗达玛灭佛,一些佛教徒为了保护佛教经典免受毁坏,故将其藏起来。但从现在发掘的伏藏物品来看,很多是莲花生大师时期的,甚至有更早的,说明伏藏起源较早。
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说法是,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到藏区传扬佛法,发觉当时吐蕃人的素养不足以接受密法,加之当时有些佛法的因缘尚未成熟,为避免佛教经典遭到破坏,故离开藏区前,将很多教法典籍、佛像埋在寺院、山岩、河流等地方,甚至某些人的意识深处,待未来成就者发掘并传播。
不管莲花生大师是否为“伏藏第一人”,伏藏作为一种宗教传统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其所伏之宝藏并非世俗意义上的金银财宝,而大多是佛法宝藏,即佛教经典、法器密咒和高僧大德的圣物等。其目的是为了教法的长久兴盛,可于日后无教典时取出,以资传播。
如此看来,小说《伏藏》虽然借用了“伏藏”和“掘藏”的说法,但其以仓央嘉措的遗嘱作为伏藏,以仓央嘉措情诗作为掘藏密码,显然是虚构的“小说家言”了。
▲▲伏藏中的真与假
有伏藏,自然有掘藏之人,藏地称之为伏藏师(或称掘藏师)。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伏藏师,而有名的伏藏师大多是高僧大德,他们被认为是前生接受过伏藏灌顶的人。仅19世纪编辑的《宝藏典库》中,就提到桑吉喇嘛、邬金林巴、仁增赫日桑哈等100多位伏藏师。
相传,莲花生大师在给弟子们灌顶、传法之后,把各种佛法的修法仪轨传承交付给不同的人,并嘱咐不同的护法神保护这些伏藏。在《莲花生大师本生传》里,记录了莲花生大师的授记,对伏藏种类、掘藏时间、掘藏者的情形和伏藏开启的因缘、时世局面做了预言。
等到伏藏开启的机缘成熟,那些伏藏师会突然得到启示,清晰地记起伏藏品的藏匿地点。这时,他们就能在地下、湖底、岩洞中找到珍贵的经文圣器。大多数伏藏师一生只能得到一次启示,掘到一次伏藏,但也有著名的伏藏师,一生不只开启一次伏藏。
除了实物掘藏,还有一种更神秘的意念掘藏,也称“心伏藏”。相传,莲花生大师不只把佛经藏于不同的地方,还藏在某些人的意识和灵魂深处。当开发伏藏的因缘聚集时,伏藏师会感到头脑中反复出现伏藏内容或受法于莲花生大师的场景,这时一定要把它写成文字,否则就会感到不舒服。
在畅销小说《藏地密码》中,作者就把伏藏这种神奇的现象引入主人公身上。主人公先前和常人无别,但到了接近伏藏的地点,突然顿悟或得到“神谕”,指向某地,让人往下一挖,果然找到了宝藏。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年1月13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