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吴乔]花腰傣的文化与变迁
  作者:吴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9 | 点击数:14732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民政府组织修公路,要让这个落后偏远的地区见到汽车,和城市联系起来。花腰傣的男男女女都去开山挖路,唱着“挖一条大路去找一座金山,金山在哪里?过了红河又过了哀牢山…”的歌谣[4],傣族的男人女人们修筑了道路,真的见到了汽车。

  在文革的最后两年,一批来自上海的男知青坐着汽车到了花腰傣坝子。他们住在寨子里傣族人家里,和他们一起下田干活。这是首批和他们朝夕相处的都市人。他们的一切都让傣族人感到新鲜。这些异族青年只在乡村呆了一年多,吃掉了所有的腌鸭蛋,以及下鸭蛋的鸭子,就随着回城的浪潮离开了。他们中再没有任何人和村子里的人联系过,但和我聊天的时候,老人们说起他们仍津津乐道,称誉有加。我真希望我的那些同族人配得上他们的称誉。

  通车以后,政府在花腰傣的坝子建了糖厂、电站、矿厂。汉族工人越来越多地进入傣乡。他们在花腰傣女性中颇受欢迎。不仅仅是他们所代表的异文化,还因为他们的城市户口和工人身份。刚刚包产到户的时候,花腰傣之乡兴起了“照电筒”择情侣。黄昏的时候,穿着盛装的姑娘们在寨子之间的公路边徘徊。按照心照不宣的约定,小伙子也三五成群地来这里闲逛。天一擦黑,他们用手电互相照来照去,一窥斗笠下的容颜。夜色掩盖了羞涩,姑娘们也会主动照人。而被电筒光照到脸的人也不会见怪。彼此中意的人,就会搭话,手拉手离开公路,到隐秘的竹林里去。

  现在县城开网吧的一个四十多岁的汉族“老板”告诉我,他那时是从县城到嘎洒糖厂工作的一个年轻工人。在公路上“照电筒”的时节,他和他的同伴们是姑娘们电筒光会聚的焦点。今天,这个肥胖粗俗,在我看来毫无吸引力的男人仍憧憬地说,当年那些傣族姑娘温柔美丽,最美的都想嫁给我们,因为我们是城市户口的工人。当然,她们是农村户口,这样的愿望常常都不能实现。

  在嘎洒,传统的汤锅宴、花街节地点是镇外的小山坡和达哈桥头。八十年代以后,花腰傣“赶花街会姑娘”的名气开始在外界流传。从2000年起,政府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将风景最美的石头寨开发为旅游区。从2002年开始,镇政府将汤锅宴和花街节的地点改为旅游景点石头寨。从2004年开始,石头寨及周围几个景点承包给了一家旅游公司。公司从周围寨子征招了十个姑娘和两个小伙子,组织了一个歌舞队。又从市里请来一个老师为他们编排了舞蹈。每个月给他们四百块工资,有游客的时候就让他们穿上民族服装表演。公司还组织寨中的妇女和老人编制竹箩、花腰带等手工艺品,卖给游客。而每年的公历十月长假,五一长假和花街节是这里客源最好的时候。虽然花腰傣传统使用农历而不是公历,十月也没有节。政府和旅游公司共同组织了一个“汤锅节”.五一花腰傣也没有节,还是政府和公司组织了一个泼水节。但花腰傣不同于其他傣族之处正在于不信佛教,不过泼水节。也许有人提出了异议,临到头时组织者将这个节日的名称改为了“沐浴节”。

  旅游需要的是表演,未必是真正的民俗。每个傣寨都有一个公共水槽。傍晚收工回来,男人女人都去那里淋浴,大家赤身露体,也坦然自若,并不避嫌。“沐浴节”之前,旅游公司的人来到傣寨,说要拍傣族女性裸体洗浴的照片,给每个人五十元钱。这下子,傣族妇女反而都不好意思,人人都不去公共水槽洗浴了。另外,每个“旅游节”都有差不多相同的“民俗文艺表演”.在从县里和市里请来歌舞团之外,组织者也在周围傣寨中找来民间歌手,表演花街对歌时才唱的傣语小调;找来“猫猫舞”队,表演本该是春节后“开秧门”节时才跳的猫猫舞。所有能吸引眼球的活动,不管场合,不分时节,都作为表演呈现给游客。而著名的“花街节”,更成了旅游宣传的热门。花街节上演的节目与五一和十一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既然爱情是花街节的主题,应该作为“节目”呈现给游客。我在石头寨“花街旅游文化节”的节目单上赫然看到“吃秧箩饭”这一条,就问同去的镇文化站站长白健华,这是什么表演,在哪里。他告诉我说,如果游客交五十元钱,就可以到竹林里指定的吃秧箩饭地点,买一个预备好的盒饭,由穿着民族服装的花腰傣姑娘喂饭吃。

  燕子寨的杨晓燕是个18岁的姑娘,长着一张圆圆的娃娃脸。她是我的傣语老师之一,也在景点的舞蹈队“工作过两年”。有一天,小杨告诉我,她也喂过游客秧箩饭。旅游公司将50元中的30元收走,给喂饭的姑娘20元。小杨有些不好意思地抱怨说,这个工作不好,来吃秧箩饭的都是一些年纪很老的外面来的男人。

  花街节上会唱歌会说话的帅小伙已不能再讨得最多姑娘的欢心。真正的“秧箩饭”风俗停了几十年了。柏油路取代了土基公路,电筒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照电筒”择情侣的习俗也不再存在。现在要“玩”姑娘,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一辆摩托车,带着她们去兜风。常常请她们吃饭和买东西给她们。我的朋友,南磨寨的小白跟我说,他年纪不小了还没找到愿意嫁给他的姑娘。虽然他和寨子里的几个姑娘睡过觉,但是恋爱是一回事,要谈婚论嫁时就不成了(花腰傣婚前的爱情和性生活比较自由。男性可能有过多个女朋友,女性也可能有过多个男友)。他告诉父母,卖了谷子和牛,给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即使如此,姑娘也常常不足。我记录谱系的老鱼塘寨子,有十七八个未婚的小伙子,只有四个姑娘。村子里的姑娘那里去了?她们都到镇上打工去了。更漂亮往往也更自信的,到县城、市里、省会去了。老鱼塘的小伙子对我说,他们寨子的“第一美女”李雪梅,以前还和寨子里的小伙们玩一玩,现在去了镇上,跟了一个批发雪花啤酒的汉族人。平时很难回来,也不跟傣族小伙调笑了。他们现在背地里都叫她“雪花啤酒”.小伙子们都知道,现在不同以往了,姑娘都想嫁给汉族人,因为汉族人有钱,尤其是那些做生意的老板。确实,就在这个寨子里,有两个姑娘嫁到了浙江。过年的时候,她们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来探亲,不久,将寨子里的另外一个姑娘也带了过去。还有一个寨子有个姑娘嫁给了来开矿的一个汉族老板。大家都知道,这个老板给她家买了一辆农用车,还出钱将她的土掌房盖成了砖混结构的两层楼房。当我指出寨子里未婚男女的数字的差距时,小伙子们都承认这事实。不过我不说,他们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故事四:善意还是争斗

  10月19日,我进入花腰傣聚居地选择调查的点。水塘乡文化站站长-一个彝族男子带领我去岔河口寨了解情况。刚进寨子,我们看见一个姑娘在公共水槽边洗衣服。她长着一张典型傣族体表特征的圆圆脸,皮肤白净。她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听说我是来调查的,当即放下正在洗的衣服,给我们带路。她自我介绍叫做王国艳,初中毕业三年了。现在玉溪市一家糕点店打工。还有个弟弟在县城上高中。因为家里有事,这几天刚回来。她先领着我们爬上山坡,去看我要找的龙树和祭台。又穿过寨子,去看房屋的布局。一边走着,我问了她一些关于本寨基本情况的问题。有的她不知道,就说,她父亲是这里村民小组的组长,应该知道,于是带领我们去找他。邻居告诉她父亲现在甘蔗地里干活。小王又带着我们走下山坡,到达一条小河边。甘蔗地就在河对岸。河水清澈,但流急水冷,有五十多米宽。她说“你们过不去的,我过去给你们把他叫来”.说完脱了鞋就下水,一路淌了过去。水深及大腿,流得很急。浪花飞溅,她的长裤全湿透了。她却并不在意。我颇有些不安,文化站长却坦然地说,傣族人都是这么热情的。几分钟后,她淌过河消失在一片甘蔗林中。不一会儿,就带着父亲走了出来。她手里还拿着一根一人多长的刚砍下的水果甘蔗。两人又淌过河来,水流冲得她的身体摇摇晃晃,而她一直把那根水果甘蔗举在头上。上了岸,小王的父亲立刻邀请我们去家里作客。她将甘蔗砍短切好,给我和文化站长吃。我很不安,给她十元钱。但她坚决不要,神色诧异,让我颇汗颜。我们到她家小坐了片刻,一起喝水聊天。她父亲详细地回答我的种种问题,并热情留我们吃饭。回去的路上,我问文化站长。他说,他和小王姑娘也仅仅是见过面,算不上熟人。但花腰傣就是一向这样热情好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网 2011-09-3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报告显示:民族手工艺缺乏设计和创新
下一条: ·[郑晓云]“花腰傣”的文化及其发展
   相关链接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温小兴 陈珊]文化抗争、宗族建构与红色文化传承:瑞金谢氏护祠事件的个案研究
·[王鹏飞]双面关公:论数字化时代下的非遗再生产·[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
·[孟媛媛]礼让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六尺巷传说”景观叙事研究·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
·[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
·[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
·[文鸿]基于“四层一体”的庙会文化传承机制分析·[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罗婷]语言学视域下的乡土文化传承·[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