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和汉字在越南颇为流行。从郡县时期开始,便有大批中原移民和官吏进入越南,致使越南语吸收了大量汉语词汇,据语言学家调查,现代越语中,汉族借词超过50%。由于越南语大体属于汉藏语系,又有大量汉语借词,比较适合使用汉字,所以,自秦汉以来的千余年中,汉字一直是官方正式通行的文字,称为“儒字”。大约在我国的宋代,在广西“方块壮字”(即俗字)的推动下,越南也开始用汉字来表记越南语,称为“字喃”或“喃字”,亦称“俗字”。喃字最早见于1210年在永富省所立的《报恩寺碑记》,相当于南宋后期和越南的陈朝。喃字与壮字的结构大体相同,借义又借音的如文(文Van)、南(南nau)等,借义不借音的如驭(马nqua)、鲜(鲜tuoi)等,借音不借义的如吏(来lai)、英(兄aub)等。喃字中还有一些是仿汉字创造的新字,创字的方法不外乎会意,形声和简化三种,读音皆依越南语。用这种方法形成的喃字,字形仍然是方块字,往往是借用汉字与自创新字夹用,有的借用汉字的音,有的借用汉字的义,绝大多数是以汉字越南语音。实行的结果,一音多字多义、一字多音多义、同字异形及重叠繁复的现象严重,所以,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虽有几个短暂时期明令公布施行,但作为正式文字并不通行,多半是民间使用。喃字现存的读物有千余种,著名的如长诗《金云翘传》。自1884年法国占领越南以后,改用拉丁化拼音文字,越南独立后以拉丁文为法定文字,称为“国字”。
越南受汉文化的影响是广泛而且深刻的。同中国封建社会一样,越南也是独尊儒学,把它作为统治思想和教育、科举的主要内容。越南的佛教,事实上是汉传佛教的外传。道教在隋唐即传入越南,元朝尤为兴盛,第一代君王阮潢自号“仙主”,以后又设立“道士道录司”和“道士良医司”。越南民间祀奉的“天后圣母”里供奉的是伏波将军马援,不少地方建有关圣庙。越南的文学以汉文学为主流,国君、贵族、文士大都能诗善文,按照中国诗歌的音韵格律创造了“六八诗体”和“七六八诗体”,早期的代表作家韩诠就是因为仿韩愈作《祭鳄鱼文》而畅姓韩,越南的古典名著《金云翘传》、《玉嫱传》、《苏公奉使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模仿中国文字的痕迹。越南的重要史籍,如黎文琳的《大越史记》、吴士连的《大越史记全书》、潘叔直的《国史遗编》、张合桂的《大南实录》、郑怀德的《嘉定通志》及编年中《越史略》等,均用汉文写成,而且史书的体例和编纂方法无不奉《春秋》、《史记》、《汉书》为圭臬。武将多习中国兵法,陈国峻的《兵书要略》是越南武库中的珍品。长期借用中国历法,元代的《授时历》传入越南后一直沿用到明初,以后又改用明代的《大统历》,直到清代才参照《历象考成》一书制定自己的《协纪历》,干支纪时法在民间广为使用。越南医学是中医的一个支流,称为“南医”,朝野都很重视,立先医庙祀奉我国历代名医,仿中国设太医院、广济署、济生堂,学习中国医书,进口中国药材,以后则结合越南的情况编写《本草拾遗》、《中越药性合编》、《南药神效》、《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等书。中国的数学在郡县时期即传入越南,科举加试“书算”,梁世荣所撰《算法大成》有九九歌诀、九归歌、归除法等,广泛使用算盘。造纸术在汉代即传入越南,据《南方草木状》载,东汉时交趾便有了“蜜香纸”。越南是东南亚最早接受中国印刷术的国家,最早的印刷品是陈朝元丰年间(1251-1258年)的“木印贴子”,官刻有国子监本、集贤院本、内阁本、史馆本等,民间印本也仿中国题为某堂、某斋或某地某字藏版。丝绸、陶瓷、青铜、砖瓦、火药、铸钱等技术都是从中国传入的。越南的姓氏都来自中国的《百家姓》,共有200多个单姓和复姓,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姓阮、黎、陈、李、黄、武、潘、范、郑、吴、裴、杜,尤以黎、阮二姓最多。男子的名字和中国一样有单名、复名,且用别号,妇女也用某氏以示其父系,王室、贵族的名字常在旁边加金、木、水、火、土以象征崇尚其中的一德。此外,越南的“雅乐”实际上是中国的古乐,戏剧的音乐、服装、脸谱、道具如同中国戏曲,旧式衣冠如同中国,和中国人一样用筷子,民间岁时节令有元旦、端午、七月半、中秋等(注:参见陈玉龙:《中国和越南柬埔寨老挝文化交流》,载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
三
“海水到处,就有华人”,这句话表明,海外华人分布很广,散布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但华人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据1991年统计,共计2271.6万人,大约要占海外华人的70%以上。东南亚华人分布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十个国家。十国中,人数最多的是泰国(645万人),其次是印度尼西亚(600万人),再其次是马来西亚(500万人)。华人在当地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76.5%),其次是马来西亚(27.3%),再其次是文莱(20.4%)。这种分布状况,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密切的一个重要表征。
华人移入东南亚是从唐代开始的,最早的旅居地可能是苏门答腊,以南部的巨港人数最多,因当时唐朝的国际威望很高,故皆自称“唐人”,其海外聚居地称“唐人街”。宋代海外贸易兴盛,但当时航行主要靠季风,错过季节便只好留居当地,有的长往下来,生儿育女,称为“驻蕃”。元明两代与阿拉拍的海上贸易更加发展,东南亚是必经之地,所以沿途留下许多侨民,建起若干“新村”,如爪哇的麻诺巴歇、三宝垄,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加里曼丹、新加坡、越南的南圻、菲律宾等地。从明朝中叶到鸦片战争前的三百年间,南洋侨民剧增,大部分是闽粤一带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有一部分是因政治动乱而避居南洋的人,巴达维亚(今雅加答)、槟榔屿、新加坡、马尼拉等地,侨居的华人均在万人以上。华人大量出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从1840年以后的100年间,每年平均10万以上。出国的主要原因,是殖民主义者在东南亚进行资本输出,开采矿产、兴办农场、修建公共设施,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于是以“招工”的方式签订契约,称为“契约华工”,或者叫做“苦力”和“猪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