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学术研究是自戴脚镣的体力活
——施爱东博士访谈录
  作者:施爱东 廖明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4 | 点击数:18100
 

  廖:在《龙与图腾的耦合》中,虽然你已经列举了大量的一手文献,但是,当时关于图腾主义的论述似乎远不止你所列举的样本,比如,凌纯声、马学良、杨堃、陈志良等人都有过图腾主义的介绍和相关研究,可是在你的论文中并没有提及他们的研究成果。请问你如何保证样本的可靠性?

  施:这是我论文交待不够的地方。因为这篇论文的中心是围绕着龙图腾来写作的,所以,我只梳理了学者们对汉族图腾的讨论,这种讨论主要集中在历史学者的上古史研究当中。你提及的这些基本都是人类学家,当时他们多以西南地区为依托,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成果虽然很丰硕,但由于蛙、槃瓠等西南少数民族图腾与所谓的汉族龙图腾并没有构成直接竞争关系,为了节省篇幅起见,我将这部分内容排斥在这篇文章的样本边界之外。关于1930年代的图腾研究,我的数据来源主要有四:东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新浪网爱问频道共享资料(这里的资料非常多,几乎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可以免费下载,顺便在此向朋友们推荐使用)、超星网读书频道(可以免费在线阅读)。我基本上将这四个书库所藏1930年代的上古史资料都搜罗了一遍。具体程序是:一、先将图书馆能找到的有关纸本图书读完,根据这些著述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拟出一份简单的写作提纲,然后将相关材料分门别类地镶入写作提纲。二、图书馆没有的图书,从网上搜罗下载、阅读,一边读,一边调整提纲,并将相关资料镶入提纲。三、围绕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观点,对已经镶入提纲的材料进行解读。四、从期刊网下载其他学者的相关文章,与同行展开对话。五、补充部分参考资料,收官。其实写作进行到第三部分的时候,论文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这时,如果发现即使增加新的材料也不会影响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结构了,那么,大致可以判断既有的样本数量已经达到饱和,具有了较高的可靠性。反之,如果增加新的材料还能继续动摇文章的主要观点,那就说明样本数量还远远不够,基于现有样本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理论上说,当然是样本数越大越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够用就行。

  廖:你的每篇文章看起来都是长篇大论,而且还有那么多“可信度”的讲究,但听你讲述写作过程,似乎并不复杂。

  施:一点也不复杂,真正干起来,全是体力活,关键是舍得花时间泡图书馆。我前面提到的类别划分、样本边界、随机抽样等等,都只是一些从事学术研究必须掌握的基本理念,并不需要很复杂的操作程序,更没有什么复杂的操作技巧。恰恰相反,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研究进路中,这种理念会促使你利用既有条件,有目的地选择最便利、最简单的操作方案。剩下的工作主要就是找材料,这全是体力活。东京大学几个院部书库的管理员,无人不识我这个从来不开口(我不会说日语),天天去搬书的中国人。综合书库的管理员还连续两天抓到我在书库偷拍资料,后来每次我进库时他们都会检查我是否携带相机。写《16-18世纪欧洲人理解的中国龙》的时候,每天在办公室坐十几个小时,连续两个月下来,眼睛里的血丝都连成块了。常规研究其实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但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旺盛的精力、能连续作战的体力。对于一个负责任的学者来说,最关键的工作是花力气找材料,材料是第一位的,有了可靠的材料,问题和结果很容易就会自然呈现。傅斯年就曾反复向属下强调一个原则:有新材料才有新问题,有了新问题必须要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新问题必须再找新材料,新材料又生新问题,如此连环不绝,才有现代科学的发生。

  廖:“传说中国”系列尚未结束,你为龙形象的话题付出了许多辛苦的努力,相信你的工作一定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施:就我目前的条件和能力来说,我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这份工作其实并不是我所擅长和胜任的。我原本只想做一篇文章,说说龙这个符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何由帝王的权力象征转化成了民族国家的象征符号,可是一旦钻进书山文海中,就知道一篇文章根本没法说清楚,一步步就陷进去了,结果弄出一堆又枯又长的文章。这个话题涉及太多的外文资料,而我的外语水平本来就不太好,所以特别害怕译错了被人笑话,每个地方都小心翼翼,特别累。如果不是吴真博士和彭伟文博士帮着挑选、阅读和校核外语文献,我根本完成不了这个课题。早期的汉学著作,多数都是用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发表的,所以更加伤人,至于其他语种的文献,因为没人能帮助我阅读,只能放弃。最近这两年,Google books将大量18世纪以前的欧洲图书资料都挂到了互联网上,可以供读者全文下载,有些图书还能进行关键词的在线“书内搜索”.最近还有消息说:“大英图书馆与Google签订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协议,有史以来第一次,使其所拥有的全世界最丰富的藏书可以在互联网上被搜索和下载。”这一天也许真的不会太远。当今世界,不学习不掌握不使用电子资源,想做好学问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传说中国”所讨论的这几个话题,所用到的资料还非常有限,可以预期很快就会有更多更好的资料出现在各类互联网上。将来只要有个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外语水平比较好的学者愿意重启这个话题,就一定能做得比我好得多。有时候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在图书馆办公室熬了两年才熬出来的这点东西,后人只要坐在家里倒腾倒腾电子资源就能把你的成果扫进学术垃圾堆,心里感觉挺凄凉的。学术研究是一种自戴脚镣的体力活,也是一份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痛苦职业。

(原载《民族艺术》2011年0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传统节日法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
下一条: ·信仰乱象需要现代文明价值匡正
   相关链接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杨云昊]白族乡戏吹吹腔的民间传说与神灵叙事
·[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
·[丁影影]传说动力学对民间传说叙事建构的作用研究·[邓又嘉]民间传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参与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毛巧晖]民间传说、革命记忆与历史叙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王晴]乡村振兴战略下竹马会传说的遗产化实践·[屈啸宇]话语意图视角下的民间传说叙事形态
·[金媛]湖南省民间传说研究七十年·[洪哲泓]真神与凡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