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南学术、文学之兴盛,落实到一乡一邑,多赖文化大族。涉园张氏就是具有此种文化功能的家族。
海盐张氏始祖可上溯至北宋末年的张九成。张九成,字子韶,号横浦居士,是二程理学向陆九渊心学演变的关键人物。明洪武初年,张留生自钱塘迁居海盐。海盐张氏世代耕读,诗书传家,成为当地的文化大族。张元济《张氏艺文·序》:“余家海盐号称旧族,历数百年读书种子不绝。家乘所纪先人遗著凡数十种”。海盐张氏文学与学术又集中于涉园张氏一脉,尤著于张惟赤之曾孙辈:张宗栻、张宗松、张元龙、张宗柟、张宗橚、张载华、张柯等,民国出版大家张元济即为张宗松之后。江南家族学术、文学之盛与家族园林、藏书刻书、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本文即以涉园张氏为例,略加讨论。
涉园构成开放性创作空间
清代江南家族园林与学术、文学的关系,近年来颇受学界的关注。江南家族园林是颇具意味的创作现场,一方面,家族成员生活其中,园林自然成为家族文人题咏的对象,促生着他们的创作激情;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开放性,江南的文会雅集多于此举行,过往文人骚客也多徜徉其中。涉园正具备着这样的文化功能。
涉园原是张大白的读书处,张惟赤归田后,方加营造,题名涉园。涉园是张氏家族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其诗词创作的重要主题,如张宗松《九日涉园登高》:“随众来园圃,登高纵目宽。日斜云影淡,风紧竹声寒。对菊可无酒,逢场且作欢。茱萸头遍插,兄弟笑相看。”他另有《涉园杂咏诗》十四首,细致描写涉园的景观。张氏文化之盛颇赖涉园之助,涉园也成为张氏家族的文化符号。张元济《涉园题咏续编·序》:“涉园,四方名士至余邑者必往游,游则必有题咏。”涉园文人雅集的盛况,可从张鹤征辑《涉园题咏》、张元济辑《涉园题咏续编》见其一斑。《涉园题咏》分《涉园记》、《涉园赋》、《涉园图记》、《涉园杂咏》四部分,《涉园记》为叶燮所撰,详记园中景物之胜。张氏还将涉园诸景绘成图卷,一时名流多有题咏,如王士禛《涉园图诗》:“好事张公子,名园顾辟疆。竹林通鹤柴,瀑水激鱼梁。海近帆樯集,云深洞壑藏。尘缨如可濯,图画即沧浪。”称赞涉园之幽与主人高洁的品行。
视珍籍秘册为天下公器
张元济《涉园题咏·跋》:“吾涉园藏书极富,积百数十年未稍散失。……青在公(张宗松)博通群籍,性耽吟咏,尤喜刻书。群季俊秀咸有著述,剞劂流布,为世引重。”张元济之六世祖张宗松在兄弟中藏书最富,曾编目为《清绮斋书目》四卷,今藏上海图书馆。清人藏书以宋本为旨趣,涉园亦多宋元旧本。据黄丕烈所考季振宜《延令宋板书目》之流传所在,张氏就有二十多种。不仅如此,他们还措意于当代文献的收藏,如朱彝尊、查慎行的尺牍。张氏藏书亦如涉园具有开放性,并非将珍籍秘册束之高阁,而是视其为天下公器。张元济《涉园题咏跋》:“海盐张氏藏书,嘉道之际,江浙名流吴兔床、鲍渌饮、陈简庄、黄荛圃辈,犹尝至吾家借书校雠。”黄丕烈校勘元代刘秉忠《藏春诗集》,曾向涉园借书。涉园毁于太平天国,张氏藏书也毁于此时。
涉园张氏不仅喜藏书,且好刻书,曾刊《词林纪事》、《带经堂诗话》、《初白庵诗评》等。当然,最为藏书家所称道的是张宗松所刻宋李壁撰《王荆公诗注》五十卷。张之洞《书目答问》有著录。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清绮斋本今著录多达六十余部(包括补刻本)。《四库总目》著录江苏采进本,据《提要》,即清绮斋本。”清绮斋本著录多达六十余部,可见影响之大。值得指出的是,涉园藏书对家族学术与著述大有裨益,张宗橚《词林纪事》、张宗柟纂辑《带经堂诗话》、张载华纂辑《初白庵诗评》,多得力于家族的丰富藏书。厚重的家族传统也影响着后世的文化选择,张元济成为近现代出版大家与此不无关系。
家教强调学术与文学素养培植
江南文化家族能绵延数代,保持文化强势,与其重视教育密切相关。江南家族的文化教育具有多元形态,不仅重视科举的应试训练,而且强调学术与文学素养的培植。张氏的文化教育中,许昂霄有着重要意义。许昂霄,浙江海宁人,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前后,卒于乾隆十六年(1751),编著有《唐人诗选》、《晴雪雅词》、《词综偶评》、《玉溪生诗笺注》等。许氏长期馆于涉园,尤重诗词创作的指导,《唐人诗选》、《晴雪雅词》、《词综偶评》就是他为涉园子弟诗词写作而编纂的教材。张载华《词综偶评·跋》:“蒿庐夫子于课读之暇,谓词肇于唐,盛于宋,接武于金元。唐词具载《花间集》,宋词散见于花庵、草窗两编。金、元词罕觏选本,唯《词综》一书,竹垞先生博采唐宋,迄于金元,搜罗广而选择精,舍是无从入之方也。乃渐次评点,授余读之。”值得注意的是,这类为家族教育而编的教材在清代数量甚丰,有不少后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如张惠言兄弟《词选》、黄苏《蓼园词选》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2-02 14:00:5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