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娄贵品]“我们自来是中国的百姓,这是中国的地方”
——从《西南边疆》所载文章看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
  作者:娄贵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3 | 点击数:9090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班洪总管胡忠汉、班老王胡玉禄、困刚锡龙散猛在炉房银厂事件上立场坚定,始终强调银厂矿山归属中国,负有守厂护山之责,不能违背先祖、背叛中国。这与传统中国“家国同构”的影响有关。传统中国本来就有“家国同构”的特点,“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家国同构”的实质就是“忠孝一体”,对家庭尽孝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是对国家尽忠,对国家的认同是对家庭的认同的自然延伸。如上所述,班洪总管胡忠汉、班老王胡玉禄、困刚锡龙散猛总是将其祖先与中国并提,屡次表示坚决不违背祖宗遗志、不背叛中国。应该说,这是传统中国“家国同构”政治影响的结果,其国家意识即是对家庭认同意识的放大,只是在近代西方侵略势力侵入后又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在班洪、班老地区上层人士中,具有明确的中国意识者当然不限于以上3位,如“永邦为班洪之一支派,当英兵占炉房,永邦王麻哈受英人贿,班洪、班老、塔亭、蛮国诸王,以永邦背叛中国,兴问罪之师,英兵助麻哈,诸王不能克,自是永邦与诸王为仇”。诸王对接受侵略者贿赂之人以“背叛中国”之名“兴问罪之师”,无疑缘于其内心深处强烈的国家意识。

  对于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国家认同意识,我们不能认为只代表他们自己。鉴于其在当地民众中的权威和领导地位,其对属下民众的巨大影响力,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明显还具有一定的民族基础。

  卡瓦民族头人的请愿书和其他学者的调查日记

  1936年初,卡瓦诸部对中英会勘滇缅界务的决议持有异议,派代表向中方委员申请内附。卡民代表于1月向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务委员会主席伊斯兰呈递请愿书。书中写道:“敝王等以卡瓦山地为中国边土,卡瓦山民为中华民族之一部分,征之中国政府所颁发敝王等祖先之印信,可证明为中国版图之一部分,而风俗习尚,与中国内地大同小异,亦可证明汉族文化广被之民,是我卡瓦山地与中国为一体,不可分割也。敝王等守土有责,岂敢失职,与所属民众,自始自终,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效忠于我阿祖阿公,为中国保存此土,不使彼英人得越界线一步……敝王等根据国有疆土,请先生以大无畏之精神,快刀斩乱麻之手段,毅然主张以潞江为天然滇缅界限,则纠纷可解,人心可服,血流之祸可免。”2月,伊斯兰“书面作答,巧避其难”。卡民代表随即又发出《告祖国同胞书》,书中说:“窃我卡瓦山十七王地……世受中国抚绥,固守边疆,迄今数百年,世及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即现尚存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惟以我卡瓦民智粗率,处云南极边,未得深受中国文化教育之熏陶,致语言文字,殊类各异。但男勤耕耘,女重纺织,日作夜息,自食其力,虽生活质朴,与内地大同而小异。吾卡瓦……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卡瓦民族头人的国家意识,既有“效忠于我阿祖阿公,为中国保存此土”的传统意识,又具备了现代国家要素的领土观念与人民观念。这种意识仍然是有群众基础的。“光绪初年,中国驻英公使薛福成于伦敦与英国签订条约,将卡瓦山割归英国,然而当地人因历史关系,皆仇视英人,亲附华人,英人因此未能入境。

  还需指出的是,随着近代国家宣传的深入与各种人士边地调查的展开,普通边疆少数民族民众的国家意识也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势头。前述方先生在班洪、班老宣慰时向总管等人灌输国家意识,后又赠送中央政府领袖像片,用意显然都在培养或强化认同意识。

  另如陶云逵先生在调查中也做过类似工作。1935年9月18日,陶先生在所且调查时向附近村子的头人及本村男女说明:“来测量者,每人给针三颗,花布一方。负责头人,每人国旗一方,给红结瓜皮黑缎帽一个,蓝布一长条,针十颗。”承诺赠送以上礼物固然是为了争取当地民众接受其测量体格的要求,但礼物本身更值得我们留意。与针、布、瓜皮帽等具有实用性不同,国旗本身并无用处,更非民众日常生活所必需,但它却只有头人才能领到,说明陶先生是把国旗当做最重要的礼物。对当地少数民族来说,拥有它似乎能带来一种荣誉。不实用却又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原因当在于它是国家的象征符号,其意义无疑在于有助于塑造和培养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意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11-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彭兆荣]华人家族企业的认同、变迁与管理
下一条: ·[沙先一 秦敏]家族文化研究的可能向度
   相关链接
·[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高健]元神话、神话剧本与民族叙事
·[董秀团]白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混融特质及对边疆民族文学发展的启示·[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
·[王璐]汉语“民族志”溯源再议——以中国早期西南边疆民族调查为例·[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科大卫 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尹虎彬]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与边疆民族问题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专家称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将推动国家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