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中)深入民间考察民俗文化。赵书供图
在北京,一提起民俗文化研究,总有人想到赵书。这是由于他和民俗文化已经打了一辈子交道。
赵书有着许多身份:满族民俗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团成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市东城区文联主席、北京传统地毯美术设计师等等。而在记者看来,他更是一位普通的慈祥老人。和赵书交谈时,能深深感受到他对民俗文化的一往深情。
一本书开启民俗研究生涯
在赵书老人的家里,珍藏着一张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的合影。赵书告诉记者,那是1964年10月5日,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观礼团成员,他第一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时拍的。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赵书动情地说:“当时我站在第四排正中央,毛主席就坐在第一排,离我近在咫尺。我高兴得热血往上涌,双手都拍疼了。毛主席亲切地向我们挥手致意,他老人家慈祥的笑容,令人难忘。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工作,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几十年过去了,赵书也从青年步入了老年,但他仍然始终不懈地为理想追求着。
上世纪60年代,赵书在北京绒毯厂从事毛毯美术设计工作。从1963年到1965年,他设计的近400幅毛毯图案投产,出口订货率达85%。1964年,23岁的赵书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国庆观礼团,还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当选北京市政协委员。
当年,《北京晚报》发表了题为《毛毯如彩云》的文章,专门介绍满族美术设计师赵书。“梁思成看到了这篇报道后,专门托人带给我一本建筑方面的书。梁老还转告我,一定要学点民俗。他说,要做毛毯设计必须懂得民族风俗和文化。”赵书说,“刚看到书的开篇,我就被吸引住了。那本书把建筑设计与民俗文化相结合进行了介绍,非常精彩。”
赵书没想到,一本书让他看到了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即使在“文革”期间,赵书也没有放弃对民俗文化的那份执著。赵书说:“在那10年里,我收集了大量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一些民俗谚语。当我整理出满族先人与自然抗争的故事《女真定水》时,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满族还有这么精彩的民间传说。于是,我下决心要挖掘民族文化,推广我国传统民族民间文化。”
一个“怪球”终成全国民族运动会项目
1999年,北京在建设平安大街时,施工人员挖出了一堆奇怪的石球。当时,有人想到了找赵书问个究竟。当赵书赶过去一看,那根本不是什么“怪球”,而是满族的蹴球。
原来,早在清朝年间,满族人喜欢在黄土地面上踢一种石制球,也就是蹴球,这也是北京民间十分流行的一项运动。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城里的土路变成了柏油路,就很少有人再踢蹴球了。
1983年,赵书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时,负责主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工作。保护满族传统体育项目踢石球,在他看来,是义不容辞的。当时,对于赵书的工作,很多人提出了质疑,说他“不务正业”。“在经济大潮刚刚袭来的年代,我们是顶着压力来振兴民族体育文化的。”赵书坦言。1986年,在封明为副市长率领下,北京市首次派运动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推出了由赵书主持挖掘整理的12个北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表演,其中就包括蹴球。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11月18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