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企业领导偏重经验而缺少创新
一般的华人家族式企业大都过分看重“经验”。毫无疑问,经验是一笔难以估价的财富,任何轻视经验都可能遭致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是,任何“经验”都无例外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总结与归纳,而企业面对的最重要者为现在与将来,经验只能作为企业领袖在决策与决断时的参照和参考,不能直接地搬用,简单地抄袭;否则,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也可能是毁灭性的。家族式企业在对待“经验”的问题上往往处理得不好。他们过于看重过去经历的事情,对未来却缺乏一个长远的计划,也缺少对未来市场的估测。所以,就此而言,对待“经验”态度的恰当与否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和水平。也决定着家族企业发展的质量。笔者在对泰国TBH橡胶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时, 发现该公司总经理的办公桌上有一座右铭:
The world we have created today has problems which cannot be solved by thinking the way we thought when we createdthem.
(今天这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不能用昨天创造世界时所采用的方法去解决。)
如果每一个企业家都具有这样的态度去对待经验,无疑值得称道。
4.用传统“家/佳”代替现代“人/能”认同
许多管理科学家现在都有一个共识,即在未来竞争中,首要的是人才竞争。获得高质量的人才已不只靠“伯乐与千里马”之间邂逅的偶然性,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整套开放合理的机制以帮助获得最好的人才。而家族企业本身就容易给“非本家族人”以一种“无用武之地”的担忧。笔者在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调查时,不少企业职工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不是某某姓、某某家族的人,不可能有见天日的时候。”许多历史事例证明,家族企业起用不同姓氏的人才,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陈嘉庚在二十年代重用李光前,目的是要打破洋行垄断橡胶出口的局面。李光前精通英文,能与外商直接联系,又对市场熟悉,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结果,由于得到李光前的帮助,他们打破了洋行垄断橡胶出口的局面,直接将橡胶出口给美国胶商,获得大宗利润。(注:参见林孝胜“李光前的企业王国”,载《亚洲文化》第九期,1987 年4月,第3、10页。)不过李光前随之进入陈嘉庚家族,是为后话。
综上所述,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现在正面临自我更替与超越的攸关时期,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个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使之符合现代化的各种要求。这一点却最为不易。因为从经济发展的轨迹看,具体的家族企业对于社会来说都属于“个体”行为,它除了在所在国遵守应有的法规以外,所有的经济行为都属于不受制约自我行为。发展得好算自己的,发展不好算自己的,破产倒闭也算自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家族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便容易出现纯粹个性化的管理特征。老板有能力,决断得好,企业就发展得好;反之,就差。一俟破产,树倒猢狲散。
真正优秀的企业必须具备内部管理上的自我“蜕变”和更新的能力。日本学者藤芳诚一在《蜕变的经营——管理的基础认识》一书中开宗明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由旧式的经营方式脱胎换骨的时期。此种蜕变对企业而言,乃是企业跃进的一大关键。如果一切顺利,企业将会进步和发展,反之,必然导致企业的停滞或破产。此种转变,正如蝉由幼虫成长为虫时,必须脱去陈旧的外壳(此称为蜕变),企业也要不断反复地‘蜕变’,以保持和发展永恒的生命。”(注:藤芳诚一《蜕变的经营——管理的基础认识》,蓝三印译,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印行,1982年版,第一章。)问题在于,华人家族企业由于以上的各种特质,不容易在其内部机体和管理模式生成和生长出自我“蜕变”的能力。而这又偏偏是未来企业发展所必需。此矛盾解决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在新世纪的走势。
三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著名企业发展史专家钱德勒(Alfred D.Chandler)在七十年代末曾发表过一部企业管理方面的大作《看得见的手》(The Visible Hand),他试图说明,过去的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中重视“人”而偏废“机构”体制是不可取的。资本主义现代发展的一个趋向就是要在体制上进行“管理革命”。表现在古典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以自由竞争、市场调节为特征,即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称为“看不见的手”。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则是由大公司经理阶层主宰调度下稳定发展的“管理资本主义”。因此,他称之为“看得见的手”。这场由自由资本主义到管理资本主义的“革命”主要由两方面构成:(A)在经济企业的规模和功能方面,传统的小型企业在组织、产品、厂址、生产线设置等方面都采取单一和简单的形态,适合“人治行为”。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已经大量出现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企业集团,与之相适应地出现的所谓的“科层管理机构。(managerial hierachy),突出管理体制的作用。(B)在过去简单的雇主与劳工之间生成出一个管理阶层。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权有所丧失,那些拿薪水的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技术能力,使之成为企业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大企业已逐步被具有专门经验和科学见解的管理者所接管。过去的那种靠冒险家个人神话般的发迹历史已经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消失。(注:参见赵一凡《美国文化批评集》,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62—164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