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杨丽云]人类学互惠理论谱系研究
  作者:杨丽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1-21 | 点击数:29900
 
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在《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69)中把互惠理论运用到个人群体之间的交换关系中,以此发展出了“表亲婚姻 理论”。因此,列维·斯特劳斯成为建构婚姻交换理论时间观的第一人。他的结构分析将社会区分为两种不同的交换体系:即限制的交换(restricted exchange)和一般交换(generalized exchange)。(注:林淑蓉《生产、节日与礼物的交换:侗族的时间概念》;231页,载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台 北南港。)列维-斯特劳斯的交换制度观点与莫斯的观点相比颇为一致,两者都认为赠礼是某种更为抽象的东西,即联结那些社会成员中的关系网的象征性表现。(注:埃德蒙·利奇著《列维—斯特劳斯》,120页,昆仑出版社,1999年。)列维-斯特劳斯为研究礼物交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美国实体主义流派经济人类学家博安南(Paul Bohannan)在描述非洲提夫人的个案时,把物品分为三类并赋予不同的意义,对不同类型的物品有不同的道德评判,同一类型的物品可以交换,但不同类型的物品的交换,被视为不道德的、可以制裁的行为。(1969)(注:王铭铭著《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144页,三联书店,1997年。)
布利泽(K.Burridge)在互惠义务支配的兄弟姐妹关系和并不涉及直接互惠回报的父母子女关系之间作了区分:礼物则是父辈对孩子不求回报的馈赠。(1969)(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莱博若(Takie Sugiyama Lebra)通过考察日本人对“恩”(on)礼的回报而质疑了互惠关系中的“完全回报”。她证明,在日本社会的等级情境下,处于下级位置的赠送者根本不能回报从上级那里收到的礼物。(1969)(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在新几内亚岛作田野调查的萨里斯堡(R.F.Salisbury)把有关仪式上贵重物品的均衡交换说成是“互惠的意识形态”的一个例子。安德鲁·斯特拉森(Andrew Strathem)更为关注在等级情境中送礼者较之受礼者的优越性(1971)(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V.P.瓦图克(Veb Prakash Vatuk)和希尔娃·瓦图克(Sylvia Vatuk)考察了印度种姓等级情境中不对称的送礼关系,分析了礼物交换在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的意义(1971)(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7~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科林·约翰逊(Colleen Johnson)进一步阐述了礼物在巩固人际关系中的作用(1974)(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莱博若对日本的礼物研究中认为,互惠交换方面由两种类型构成,一种是趋于对称而另一种趋于不对称(1975)(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贝夫(Befu)(197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交换关系的角度来界定礼物的流动并总结出五种交换关系模型(注:梁捷《关于市场发生的笔记》,北大在线。)。
葛里高利(C.A.Gregory)对礼物交换与商品交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两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框架。他还把婚姻中女人交换与礼物交换联系起来,通过交换双方所获利益的大小对礼物交换进行分类(1982)。他是对礼物交换进行最详细分类的学者。
美国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的互惠观点与再分配有关。再分配是波朗尼提出与互惠并列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种从“付出”到“返还”的完整连锁系统,表现在一个共同体内部,普通成员向拥有政治、宗教权力的领导者义务奉献财物或劳务,然后领导者又通过节日盛宴或其仪式,将自己聚集的这些财物、服务返还一部分给普通成员。哈里斯则认为再分配的交换体系最好理解为互惠的扩大形式(1983)(注:[美]马文·哈里斯著《文化人类学》,88~103页,东方出版社,1988年。)。
帕里(Party)和格罗利·拉赫贾(Gloria Raheja)两位学者具体分析了印度种姓中的檀施之礼给地位低下的人带来的危害及影响(1988)(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1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帕里和布洛克(Bloch)通过比较礼物和商品两者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内涵来加以区辨两者的关系(1989)(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霍微乐(Signe Howell)承袭莫斯和韦纳尔(Annette Weiner)把礼物与人相关联的脉络,将交换的物与人的关系扩展到死去的祖先及超自然的交换关系中,并在此基础对交换进行层次划分,还强调在讨论交换关系时应关注物与进行交换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关系。(1989)(注:林淑蓉《生产、节日与礼物的交换:侗族的时间概念》,256页,载黄应 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台北南港。)
韦纳尔十分赞同莫斯关于毛利人“豪”的论述(1992)(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1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并在波朗尼的“互惠准则”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再生产模型”(model of reproduction)。(注:Susana Narotaky,NEW DIRECTIONS IN ECONOMIC ANTROPOLOGY,PP.50,PLUTO PRESS,1977。)
阎云翔在总结人类学互惠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的观点。在借鉴贝夫的交换分类法时,他提出表达性礼物和工具性礼物,并把前者与送礼场情相结合。(注:阎云翔著《礼物的流动》,50~6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二、互惠的分类、定义、范畴
 
互惠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分析视角的扩充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得到不断的丰富。以下将尝试从互惠交换所包含的内容和性质来对互惠的分类、定义、范畴进行归纳。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辉]用视听语言来解释人类文化现象
下一条: ·[方素梅]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沿江经济向西部民族地区的迁移及其影响
   相关链接
·[扎西卓玛]礼物与仪礼·[游红霞]“中国寻根之旅”构建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谱系理路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
·[彭相炫]从“制造非遗”到“非遗制造”:大方漆器的社会交往关系·[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雷赛西 彭红 刘喆倩]基于扎根理论的民艺工坊体系建设研究·[黄秀双]宗族记忆的重构
·[郭文钠]“非遗在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杜蒙男]《国际遗产研究期刊》非遗研究的趋势与特征(2003-2024)
·[陈奕利]从表演理论研究大足宝顶架香巡游·[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杨丽嘉]颠覆:杰克·齐普斯童话理论的批判之维·[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