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休闲共享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
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设民众导向的文化产业。这两个文件的共同背景是:经过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旅游是老百姓的旅游,文化也是老百姓的文化,春节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也是国民大众集中出游的“黄金周”.
包括春节在内的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但是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依托的文化资源是有所区别的。观光团队旅游阶段更多的是依托历史文化,而大众化、散客化的自助休闲旅游阶段,需要更多地依托当代居民的活的文化。文化是促进旅游活动产生的重要动机。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如何让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贴近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如何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实地体验中加以分享,是旅游产业发展,也是文化大繁荣的现实要求。希望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让春节成为旅游文化建设体系的战略支撑。
当代的春节必须是根植于百姓生活与民间传统的“活”的文化。以旅游目的地社区为主体,以目的地真实的日常生活为理想景观,将旅游业建设全面融入目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体系。
春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人们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放长历史的视野,放宽市场的眼光,唯有原住民群体中普通百姓幸福的笑脸,唯有大众游客的口碑相传与发自内心的认同,才是最好的旅游宣传。
当代的春节必须是开放的,可以与游客共享的文化。旅游业是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当代人民的生活文化,加强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层、多元的融合。
当代的春节还需要有市场化运作的空间。现代社会旅游创造文化,重要特点是依托市场机制,通过商业化运营实现。伴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人文景观已成为中国文化旅游领域最耀眼的明星,旅游发展已经为深圳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符号。
春节与公共文化建设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铁梁
关于大众在春节期间的文化感受,我的概括是:归家感与亲情感、历史感与尊严感、狂欢感与参与感等,这些感受既源自个人在传统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经验,也在节日中得到了身体记忆意义上的强化、自省与升华。
不能离开整个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关系结构和交往方式的改变,孤立地观察春节文化的变化。现在的人们觉得“年味淡了”,固然是由于日常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以前那种在节日中的享受感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但主要还是由于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感与角色感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改变。
在如何继承与创新春节文化的实践上,政府和各方面社会力量的介入都会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前提条件是以全体人民的感情和愿望为出发点。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进行春节文化活动的创意和组织上,大多注意到当代人精神需求与交往方式的变化,在挖掘传统的地方性民俗和文化底蕴上下足功夫,赋予其新的时代性意义,吸引各种社会力量的投入和参与,提供给全社会以春节为主题的公共文化产品。山东近两年策划和实施的“好客山东贺年会”旅游活动的经验就十分值得注意。这一活动率先在一个省的地域范围内开展,具有大气魄、大手笔,凸显了整个山东既统一又丰满的春节文化形象。既是以山东人民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多样统一为传统根据,也是以转变本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为主导方向。从目的与效果来看,这种创意不全是在经济效益上面,也是在振奋全省人民的精神上面。从切入点来说,其实是注意了游客的一种社会心理。试想,当现代旅游消费或服务的生活方式已影响千家万户的时候,节日里“串亲戚”、“逛庙会”出行的民俗习惯就可能被结合到旅游当中来。这个经验可以在旅游业中进一步推广,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上,通过运用中国人注重亲情和友情的传统,使游客和接待者都能进入串亲戚式旅游的新境界。
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自身文化优良传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这是我们讨论春节文化的一个基本认识。深入了解人民大众的文化处境与文化需求,是决定春节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的根本依据。人民大众是春节文化向前发展的实践主体,春节文化活动的成效如何,要以人民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的标准来检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2011年11月07日 03:31 【本文责编:思玮】
|